相关试卷
-
1、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多种铁的化合物,下图为铁元素 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可生成b B、含有d 物质的溶液呈现出浅绿色 C、c 与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Fe2+ D、在高温条件下用CO还 原b 可得到a
-
2、某兴趣小组对吹灭蜡烛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将钢制管体内气体加热到320℃,快速推动活塞,仍能吹灭蜡烛(石蜡着火点约为19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蜡燃烧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热气吹灭蜡烛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C、不加热钢制管体,快速推动活塞,也能吹灭蜡烛 D、钢制管体出气口离蜡烛的远近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3、“单中心铁”可作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后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D、“单中心铁”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
4、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的医用酒精给教室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烧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用镁制造照明弹
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A、A B、B C、C D、D -
5、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NO与生成的NO2含有等质量的氮元素 B、反应Ⅱ中,NO2与HNO3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 C、转化过程中,氮、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NO>NO2>HNO3
-
6、过氧乙酸()是常用的消毒剂,常温下易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的化学式是 D、过氧乙酸是由、、原子构成
-
7、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已知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C、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镓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
-
8、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加压后能装入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C、水沸腾时掀开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相同
-
9、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中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C、食品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约占78%,约占21%
-
10、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如“面”象征长寿、“鱼”代表富裕等,其中“面”富含的营养物质是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
11、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下列扎染过程所用到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棉线 B、塑料薄膜 C、棉麻布料 D、铁制扎花针
-
12、2025年全国两会中指出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加强水质监测 B、回收废弃塑料 C、大量施用化肥 D、积极植树造林
-
1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代制砖的过程,下列步骤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选泥 B、制坯 C、装窑 D、烧制
-
14、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乙试管中铁钉生锈
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B
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
纯铝上留下划痕
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
C
探究CO2的性质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探究浓硫酸的性质
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A、A B、B C、C D、D -
1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混合物
方法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钙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足量MgO固体(难溶于水)后过滤
C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取样,分别通入CO2 , 观察现象
D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
16、如图通过加热铜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粉加热后由红色变为黑色 B、气球先膨胀变大,冷却后缩小 C、不可以用玻璃棒来代替玻璃导管 D、反应前锥形瓶内铜粉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
-
17、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1)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几分钟后发现样品表面潮湿,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猜想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一】
小米取少量潮湿的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滴入少量稀盐酸,振荡,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
查阅资料:酸碱中和优先于酸和盐反应。
(2)小鹏认为实验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理由是。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下列试剂(填字母)能判断以上哪个猜想成立。A.酚酞溶液 B.氯化钙溶液 C.氧化铁 D.硫酸镁溶液
【实验二】
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装置见图1)证明猜想:
同时打开a、b弹簧夹鼓入空气,A、B试管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当观察到A中固体保持干燥、B中固体表面潮湿时,小鹏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
(3)小米认为实验二不准确,理由是。【实验三】
同学们借助手持技术对实验进行可视化改进,实验装置如图2,结果如图3、图4(注意两幅图中纵坐标单位):
【实验结论】
图3中,0秒时二氧化碳含量约为。同学们分析图2中生成水的质量与氢氧化钠吸收水的质量之间的差异,确定猜想一是氢氧化钠变潮湿的主要原因。
【数据分析】
(4)请阅读图3和图4,简述得出实验结论的理由。 -
1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1)、基础实验(如图一)
仪器①的名称是。实验室加热浓硫酸、食盐制备氯化氢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将氯化氢通入D装置导管口(填“a”或“b”)收集。
(2)、拓展延伸:若直接用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填字母)。若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是 , 现配制过氧化氢溶液 , 需要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整数)。(3)、跨学科实践①家用制氧机(如图三)其主要原料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 , 相对分子质量是314,可缩写为)、二氧化锰和水。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成和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产生氧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要求将过碳酸钠缩写成):。
②为得到一个人呼吸1小时所需氧气的量(折算后质量约为),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过碳酸钠的质量是。
③图三中加湿过滤器的作用有:过滤杂质、增加氧气湿度、。
-
19、木聚糖是生产木糖醇的原料,具有可燃性。(1)、科研人员研究用玉米芯膨化后辅助酶解法制备木聚糖,实验情况如下表。
膨化机/
0.8
1.0
1.2
1.4
木聚糖制得率%
15.41
18.23
20.14
17.13
压力提高至时木聚糖制得率下降的可能原因为:膨化机内物料的温度过高,打开膨化机接触空气,。
(2)、已知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取木糖醇进行实验(如图),测得B装置增重了 , C装置增重了2.2g。(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空气,使用药品均足量)①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出现现象后停止加热。
②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g、氢元素g,(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
③氧化铜的作用是。
④D装置的作用是。
-
20、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硫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镁。除去粗盐中各种杂质才能得到精盐。学校实验室模拟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Ⅱ中当时,停止用酒精灯加热。(2)、模仿步骤②填空①、③、④;(3)、步骤④的目的是;(4)、实验最终得到的精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填“>”或“<”或“=”)最初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