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从不同角度认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Ⅰ.性质角度

    (1)实验一:如图1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置于U形管中,向A处的塑料盖中滴入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如图2所示,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在U形管下方固定一个塑料盒,向其中加入90℃的水,可以更快观察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Ⅱ.变化角度

    【查阅资料】

    a.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能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b.氯化氢与氯化铵均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相同温度下,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3)实验三:如图3所示,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置于U形管中,分别快速向A和B处的塑料盖中滴入0.5mL的浓氨水和浓盐酸,一会儿后发现酚酞试液自A处向C处逐渐变红,但颜色逐渐变浅,且在C处附近看到“白烟”。

    ①有“白烟”生成,说明常温常压下氯化铵是(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C处附近出现“白烟”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拓展延伸】

    (4)可以从新物质生成的角度或从反应物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Ⅲ.数字化实验

    (5)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电离出离子,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大;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兴趣小组用图4所示装置研究微粒运动现象。控制浓氨水的温度在t1t2时分别采集数据,得到图5所示图像。图5中能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的证据是

  • 2、

    实践小组开展“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实践活动。

    Ⅰ.水质检验

    (1)TDS值与水质纯度的关系如图1,用手持检测器测得某水样的TDS值如图2,其水质纯度为

    Ⅱ.小组同学设计的简易净水器如图3所示。

    (2)活性炭的作用是 , 该装置(填“能”或“不能”)淡化海水。

    (3)若想得到纯水可以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Ⅲ.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小组利用图4装置电解水。

    (4)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5)用燃着的木条检验b中气体,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6)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3、用单原子铂(Pt)作催化剂制取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保持甲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填符号)。
    (3)、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单质碘I2是一种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加热时易升华。碘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常温下可以和活泼金属直接作用,碘单质主要用于制取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含碘化合物等。

    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可能造成智力残障,故碘有“智力元素”之称。碘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除在海水、海带、海鱼和贝类等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为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疾病,国家规定在碘缺乏地区的食盐中添加碘。

    (1)、碘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写一条)。
    (2)、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填“原子”、“分子”或“元素”)除食用碘盐外,我们还可以从食物中补充碘,如等。
    (3)、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碘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③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碘离子。

    ④以下微观粒子与碘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A.       B.       C.       D.

  • 5、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氯气

    ②硫酸钠

    ③氢氧化钡

    ④铵根离子

    ⑤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l2O3

    NaNO3

    H2CO3

    (3)、写出下列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

    ①“NO2”中的“2”:

    ②“Mg2+”中的“2”:

  •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检验氢气纯度

    B.探究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C.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 8、布洛芬常用于镇痛、解热,其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属于混合物 B、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布洛芬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D、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9、“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汽油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更剧烈

    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更大

    C

    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

    D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

    A、A B、B C、C D、D
  • 10、下列示意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系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制取 B、收集 C、验满 D、储存
  • 11、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如MnO2、CuSO4等。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
    (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则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

    研究对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漂白液

    大量气泡

    较多气泡

    少量气泡

    无气泡

    FeCl3溶液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K2SO4溶液

    /

    /

    /

    实验结论

    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查阅得知:NaClO+H2O2═O2↑+NaCl+H2O)

    ⅱ.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ⅲ.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ⅳ.……

  • 12、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下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回答:

    ***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5.0mg/支

    质量:10.0g/支

    生产日期:…

    (1)、该口服液的锌属于(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补锌口服液中的锌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儿童缺锌易得(填字母)。

    a.侏儒症       b.佝偻病       c.贫血病

    (4)、葡萄糖酸锌它是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每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
    (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g=1000mg)
    (6)、若儿童每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 13、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中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符号(文字)表达式 ,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验证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3)、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多次使用注射器(如图所示)。

    ①甲: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

    ②乙: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 , 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的优点是

  • 14、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

    ①天然水中的杂质使其呈浑浊,实验室除去该类杂质的操作名称为 , 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

    ②活性炭具有作用,可用其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③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能认识水的组成。

    ①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该反应符号(文字)表达式:

    ②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3)、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以下循环系统:

    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循环系统实现了氧气的循环利用,图中消耗氧气的反应是(填序号)。

  • 15、

    I.现有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碳⑤氢气,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动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
    (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3)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4)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5)可以作高能燃料,且燃烧无污染。

    Ⅱ.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

    (6)2个钠原子
    (7)氦气
    (8)铵根离子
    (9)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10)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1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具有光学特性,可用于切割玻璃 B、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作制烟花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医疗急救
  • 17、天津大学研制出稳定性更好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一Ag/In2O3。In2O3中In的化合价为
    A、+2 B、0 C、+6 D、+3
  • 18、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 B、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表 C、屠呦呦——提取青蒿素 D、卢瑟福——发现电子
  • 19、

    《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学习小组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Ⅰ.探究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将一根火柴梗放入蜡烛火焰中1-2s后抽出,观察到处的火柴梗先变黑,原因是

    Ⅱ.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吸水后变成蓝色。

    【实验2】

    (2)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变 , 硫酸铜粉末变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3)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Ⅲ.探究密闭集气瓶中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3】6个相同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测定6根相同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s

    0s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长,蜡烛高度变短

    (4)实验3的目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

    (5)小组同学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结合实验3数据判断该说法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4】往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蜡烛高度、不同烛芯长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烛芯长度/cm

    0.2

    0.5

    0.7

    0.9

    燃烧时间/s

    16.01

    12.09

    11.40

    8.49

    (6)分析表格数据,实验4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20、

    为了完成“了解家用制氧机”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了解实验室制氧原理

    用装置A制取氧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棉花上的现象是

    (3)采用该收集方法的依据是

    【活动二】了解小型家用制氧机制氧原理

    家用制氧机(装置B)工作时发生了以下两步反应。

    第一步:过碳酸钠遇水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第二步: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生成氧气。

    (4)写出第二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较,该方法更适宜家庭制氧的理由是(写一点)。

    【活动三】自制简易家用制氧机

    (6)小组同学利用家庭中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了装置C所示简易家用制氧机,其中b瓶中水的作用是(写一点)。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