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
    A、用化学方法合成新型化肥和农药 B、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C、用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 D、研究耐高温、高强度的合金材料
  •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学习。

    【经典回顾】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汞俗称水银,常温下呈液态,安全无毒
    B. 反应生成的氧化汞是固态,不影响压强
    C. 在汞槽中起液封作用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时,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一方面会造成空气污染,另一方面伸进集气瓶速度慢了会使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改进】利用如图3所示的改进装置进行探究。先在容积为200 mL的集气瓶里装进50 mL的水,再在量筒内装入100 mL的水,然后按图连好仪器,接通电热棒,红磷立即被点燃。

    (4)实验结束时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是73 mL,通过以上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如图4所示,在150 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中的水全部排入量筒。

    (5)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mL(取整数)。

  • 4、物质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某探究小组发现A、B、C、D、E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指向生成物,“—”表示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其中A、B为空气中成分,A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D在常温下为黑色固体。E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名称:
    (2)、写出A—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在进行A→D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写出该反应的实验现象:
  •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如图①)。由此可知:石蜡硬度小且
    (2)、如图②,点燃蜡烛,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短玻璃管,发现短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短玻璃管的上端管口点燃,上端管口产生火焰,这说明上端管口处的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小组同学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③),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由以上证据可推测,蜡烛燃烧的产物为
    (4)、如图④,小组同学又在密闭容器内点燃两只高、低不同的蜡烛,观察到高处蜡烛比低处蜡烛先熄灭。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定实验中高(a)、低(b)处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如图⑤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高处蜡烛先熄灭,是因为其周围氧气先被耗尽 B、蜡烛熄灭一段时间后,最终a、b两处氧气的浓度相同
  • 6、东西湖柏泉茶园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茶树能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1)、茶园周围空气清新,清新的空气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图1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A的用途是(任写一种);

    (3)、为进一步维护好我区的空气质量,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关闭所有的工厂 B、少开私家车,“低碳”出行 C、植树造林 D、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4)、图2是木炭在气体B中燃烧实验,其中,夹持木炭的仪器是:。图3是常见的实验安全提示图标,做图2实验时,不应该出现的提示图标是(填序号)。

  • 7、规范操作是做好实验的前提。请回答:
    (1)、准确量取40 mL的蒸馏水,所需要的仪器有 , 如果在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40 mL(填“>”“<”或“=”)
    (2)、取下广口瓶的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的原因是:
    (3)、在加热水至沸腾的实验中,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由下列___________操作引起。
    A、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 C、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D、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B.物质的简单分类

    C.可加热的仪器分类

    D.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

    A、A B、B C、C D、D
  •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糖水是否为混合物

    取一滴糖水于洁净的玻璃片上,晾干,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固体残留

    B

    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观察现象

    C

    称量8.7 g食盐(1 g以下用游码)

    先在左盘上加8 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0.7 g,再在右盘上加减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D

    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取两块完全相同的木炭,分别放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高能燃料 B、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 C、酒精有可燃性——用来消毒 D、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用来制铁锅
  • 1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合成治疗疾病的药物 B、制备用于航天的合金材料 C、发明指南针指引航海方向 D、生产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吸取液体

    B.量取液体

    C.连接仪器

    D.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 13、根据如图所示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②的仪器的名称是:
    (2)、A装置中,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便于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度,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G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
    (4)、如图所示:夹持铁丝的仪器名称: , 要收集一瓶氧气来完成铁丝燃烧的实验,最好选择作为收集装置(填对应的字母),红热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5)、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60%的氧气,预先应向25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mL。
  • 14、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变化角度: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 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O2(填“>”或“<”)。
  • 15、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主要)含有哪种成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食物长期与空气中接触,容易变质,建议真空包装;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3)、空气中制氮肥的原料
  • 1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瓶塞应(填“倒放”或“正立”)在桌面上,标签朝向 , 避免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无法辨认。
    (2)、取用7.2mL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对于量取好的7.2mL蔗糖水,小红若采用仰视读数,会使液体体积读数7.2mL(填写“>”、“<”或“=”)。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⑤玻璃棒

  • 1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图②: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图③: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图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18、在如图装置中,将乙中的红磷(P)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中气球变大 B、甲中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C、甲中气球变小 D、甲中气球先变小后变大
  • 19、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验

    A

    B

    C

    D

    装置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A B、B C、C D、D
  • 20、防治空气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