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同学取一块表面完全锈蚀的生铁片进行了以下探究:
    (1)、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用一干冷的玻片置于试管口上方

    固体中含有水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

    固体中含有 Fe2O3

    收集步骤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有爆鸣声

    固体中含有

    将上面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有黑色固体

    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2)、表达: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拓展:取两枚未生锈的铁钉,一枚部分浸入蒸馏水,另一枚部分浸入盐水,生锈较快的是.
  • 2、金属钴(Co)在国防工业中有重要应用.某矿石中含钴的氧化物(CoO、Co2O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提取钴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条件。
    (1)、写出下列化合物中 Co元素的化合价:CoO , Co2O3.
    (2)、酸浸时钴的氧化物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CoO+H2SO4=CoSO4+H2O

    反应Ⅱ  2Co2O3+4H2SO4=4CoSO4+O2+4H2O

    反应Ⅲ   CoO2O3+2H2SO4+Na2SO3=2CoSO4+2H2O+Na2SO

    ①反应后溶液中含钴元素的微粒是(填化学符号).

    ②已知反应前矿石中CoO的质量为 ag,Co2O3的质量为 bg,则理论上可以生成CoSO4g(用含 a、b的式子表示).

    (3)、为探究最佳提取条件,将矿石在一定条件下酸浸4 小时,测量钴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数据如下:

    编号

    矿石用量(g)

    硫酸用量(g)

    Na2SO3 用量(g)

    温度(℃)

    钴元素浸出率(%)

    1

    85.71

    12.62

    0

    85

    56.39

    2

    85.71

    6.31

    0

    85

    49.98

    3

    85.71

    6.31

    0

    65

    43.33

    4

    85.71

    6.31

    0.43

    65

    73.95

    5

    85.71

    6.31

    0.86

    65

    74.77

    ①本实验研究了哪些因素对钴元素浸出率的影响?

    ②根据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钴元素的浸出率

    ③工业生产中采用实验(填编号)的提取条件更合理.

  •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在2.0%~4.3%之间,钢中碳的含量在0.03%~2.0%之间.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测本地钢铁厂产品的质量,称取某铁合金样品8.5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g.试根据计算回答: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生产100t这种样品,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 4、如右图所示的炼铁高炉中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就涉及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通过进风口与原料中的焦炭充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由(1)中产生的气体与炽热的焦炭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生成铁的主要反应为 Fe2O3+3CO=高温2Fe+3CO2 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
    A、Fe2O3 B、CO C、Fe D、CO2
    (4)、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N2、CO、CO2 , 如果将高炉气体通入足量的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Sn+SnCl2=2SnCl4.

    (1)、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填“强”或“弱”),固体 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
  • 6、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小红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某钢铁公司.大家对矿石选取、冶铁和炼钢的工艺流程(如图)、生铁和钢的区别等,有了全新的认识.

    (1)、用赤铁矿石冶铁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工艺流程,三脱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
    (3)、向精炼炉中吹入氯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填一种仪器的名称).
    (4)、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
  • 7、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进行实验一时,老师指导同学们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几分钟后再放入铁钉.镁带的作用是.
    (2)、大多数同学都观察到了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工业上用锈蚀的废旧铁制品可以回炉炼铁,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生活中人们对废旧金属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合理即可,写一种).
  • 8、全世界每年因锈蚀损失的钢铁占世界产量的 110.小明同学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三枚干净的铁钉分别放入 A、B、C三支试管(如右图所示),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周后,观察到试管中铁钉生锈的是.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填具体物质).
    (2)、根据生锈条件,试分析厨房里用的刀可以采用哪些防锈措施: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对该市火力发电厂的调查与研究中发现该厂周围的铁件腐蚀情况比其他地方严重.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活动,大胆分析其原因:
  •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贵 B、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C、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 D、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 10、小明笔记中有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 11、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 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
    A、Cu、Ag B、Fe、Zn C、Pt、Cu D、Ag、Au
  • 12、炼铁选用的矿石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求“有害元素”少.今有铁矿石: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你认为最不适宜炼铁的矿石是(    ).
    A、磁铁矿 B、赤铁矿 C、菱铁矿 D、黄铁矿
  • 13、铁是人们广泛使用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一块生铁可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盐酸中 C、铁桶能盛放农药波尔多液(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配制) D、人类历史上铁的使用早于铜的使用
  • 1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某种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假设赤铁矿石中氧化铁全部还原为铁,杂质不参加反应.

    现记录数据如下:玻璃管质量为65.6g

    玻璃管(包括样品)

    85.6g(实验前)

    80.8g(实验后)

    洗气瓶(包括药品)

    156.8g(实验前)

    170.0g(实验后)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剩余粉末里的铁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其他可被还原的氧化物).
    (3)、实验结束后,将洗气瓶中石灰水过滤,可得沉淀物多少克?
    (4)、若实验过程中甲同学忘记记录实验前玻璃管与样品质量,而乙同学则在实验后将玻璃管打碎未能称重,他们是否能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 15、课本实验中,铁锈蚀所需时间较长.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说明: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C导管接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微热甲装置,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2)、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甲装置中反应的现象是 , MnO2 的作用为.
    (3)、几分钟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有关. 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16、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几种猜测:①Fe;②Fe2O3;③Fe3O4;④FeCl3;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测中,不做实验就可以排除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 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 , 理由是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检验黑色粉末是否为 Fe粉:.
    (3)、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 Fe粉,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 , 理由是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作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
    (1)、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

    ①甲同学认为,试管A 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必须全面观察试管

    (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②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③为防止金属锈蚀,除了采用覆盖保护膜等措施以外,还可以制成合金.这是因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变化.

    (2)、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8、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准备了以下实验用品:刚刷净的四支试管、三枚铁钉、植物油、久置的蒸馏水、镊子、滤纸,还需要的实验用品为.做实验时,发现铁钉有锈,为了除掉铁锈,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一支试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

    ②向试管中倒入2mL 稀盐酸;

    ③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④当铁钉上的锈消失并变得光亮时,将试管里的废液倒入废液缸内;

    ⑤用镊子夹取铁钉,用蒸馏水洗净,在酒精灯外焰上烘干铁钉.
    (1)你认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操作?
    (2)除了给铁钉除锈外,上述所给的实验用品还有哪些不符合实验要求?应该怎样处理?
    (3)比较吐鲁番盆地和重庆两地,铁生锈相对慢的地区是 , 理由是.

  • 19、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探究过程如下:

    Ⅰ.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 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 B中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 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Ⅳ.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III中,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称量.
    (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①Ⅱ中,移出 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 导致计算结果偏.

  • 20、“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
    (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
    (3)、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4)、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金属X是(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 , 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