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学习“酸和碱”后,瑞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因而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瑞娟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瑞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瑞娟询问老师,老师告知: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 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瑞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②.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5)、为更多地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填序号).

    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 2、“稀硫酸沾到衣服上,时间稍长,水分蒸发,稀硫酸变浓,衣服被腐蚀.”这段话没有涉及硫酸的一种性质是(酸性/不易挥发/腐蚀性).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浓盐酸中产生的现象是.若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宜选用的试剂是.如图是某些同学实验操作时的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填字母).

  • 3、(1)检验盐酸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溶液,化学方程式是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                    .
    (1)、若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大家提出的方案不一,请你探究.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填字母)的方法来立即确认.

    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上网

    具体的做法是:.

    (2)、下表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①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64%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②取上述配制得到的足量稀盐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质量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 4、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已知:( Cu+2H2SO4()\xlongequalCuSO4+SO2+2H2O.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D、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
  • 6、小红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 7、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 NaOH 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则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

    A、稀 NaOH 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 NaOH 溶液 C、稀 NaOH 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 NaOH溶液
  • 8、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9、为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 B、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铜 D、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 10、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分别向等质量 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 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 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 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 11、下列物质暴露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 12、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
    A、活性炭 B、石蕊溶液 C、无水硫酸铜 D、淀粉溶液
  • 13、紫色石蕊试液遇柠檬汁变红色,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柠檬汁呈酸性 B、柠檬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石蕊能与柠檬汁中的某种物质发生反应 D、柠檬汁和酸溶液中都含有某种相同的粒子
  • 14、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硫酸,另一瓶是硫酸钠,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设计鉴别方案,要求简述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要求写出三种鉴别方案,各种方案所使用的试剂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 15、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Cl=NaCl+NaHCO3,为验证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Ⅰ: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注入边振荡,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不浑浊.

    步骤Ⅱ:……

    (1)、补充步骤Ⅱ的实验操作和预期现象.
    (2)、说明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后,将小药瓶、注射器1、注射器2中的所有物质依次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存在的几种情况(酚酞省略不写).
  • 16、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 Cu+2H2SO4()\xlongequalCuSO4+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
    (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 pH,其中 pH约为1.

    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你认为可以说明硫酸有剩余(填“实验1”或“实验2”).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答出两点即可).
  • 17、图中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 CaCl2 混合溶液中滴入 Na2CO3溶液 B、向一定量的 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 NaOH 溶液 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18、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 , 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 19、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2.84g、4.26g、6.23g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 100g稀硫酸进行实验(实验Ⅰ、Ⅱ、Ⅲ),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图像:

    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写出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Ⅰ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3)、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2)、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时,温度是.
    (3)、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降温后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将15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后,向其中加入50g水,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