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部分装修材料会释放有害物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甲醛(CH2O)是室内空气主要的污染物之一,除源头控制和加强通风外,还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分解两种方法除去甲醛。活性炭疏松多孔,可高效吸附甲醛等有害气体,常用于空气净化和装修后除醛。
光触媒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备受瞩目。在光照条件下,光触媒催化作用时,甲醛会与氧气反应,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为了更好利用光触媒处理甲醛,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光照种类,光照强度等相关因素对光触媒降解甲醛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2)、对比图1中的两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请写出光触媒和光照作用下,将甲醛(CH2O)转化为H2O和CO2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为保证人体健康,室内装修后入住前需要对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检测 B、光触媒在降解甲醛的过程中性质不变 C、由图2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强度为25w时对甲醛的降解效果最好(5)、请写出生活中能降低室内甲醛含量的方法。 -
2、以下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D
除去NaCl中的少量MgCl2
溶解、滴入少量KOH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3、某盐池富含Na2SO4 , 还含有少量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SO4的溶解度比NaCl大 B、40℃时,将40gNaCl溶于100g水中,得到140g溶液 C、40℃时,Na2SO4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8.4% D、0~40℃时,与Na2SO4相比,NaCl固体更适合通过蒸发结晶获得
-
4、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和新型催化剂将CO2转化为乙烯,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②生成的水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②中参与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22 D、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
5、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质量比为1:2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
6、三甲基甘氨酸(C5H11NO2),又称甜菜碱,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关于甜菜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甜菜碱中含有氧分子 B、甜菜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甜菜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D、甜菜碱由19个原子构成
-
7、我国北斗卫星搭载了自主研制的新型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1,故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
8、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B、安全: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迅速用水将火浇灭 C、农业: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D、健康:中老年人适当补铁,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
9、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构成C60的微粒:C60分子 B、铁离子:Fe2+ C、小苏打的化学式:Na2CO3 D、氦气的化学式:He2
-
10、以下我国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A. 酒曲捣碎
B. 酒曲发酵
C. 高温蒸馏
D. 泉水勾兑
A、A B、B C、C D、D -
11、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Ⅰ.铁的有关知识
(1)铁的冶炼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科技成就。
①图1展示了古代炼铁的场景,现代高炉炼铁原理与之相同,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原理:。
②古代对生铁炼钢的描述有:“凡钢铁炼法,……火力到时,生铁先化。”说明生铁的熔点比钢。
③“烧铁器淬胆矾水(硫酸铜溶液)中,即成铜色也”蕴含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2)铁器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Ⅱ.催化剂的制备
(3)是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在制备过程中,其中一个步骤是用粉将转化为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失效催化剂的再生
(4)合成氨催化过程中因部分与反应使催化剂“失效”。在一定温度下可用将其“再生”,原理如图2所示。“再生”过程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通入加热,将一定质量的失效催化剂进行“再生”,固体质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时,转化为时,转化为。(已知相对分子质量:)
点对应的固体质量为。
-
12、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为。(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等药品制取氧气,这些物质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元素。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填标号)。
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 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某实验小组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及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具体操作:每次都加入相同质量的大理石(足量)和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实验的记录:编号
颗粒大小
实验温度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加入稀盐酸体积
时间
Ⅰ
粗颗粒
7.3%
25
133
Ⅱ
粗颗粒
20℃
14.6%
25
126
Ⅲ
粗颗粒
35℃
7.3%
25
61
Ⅳ
细颗粒
W
14.6%
25
79
①实验Ⅱ和Ⅳ研究了某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W= , 由以上四个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
②从实验Ⅰ和Ⅱ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5)、设计由碳到碳酸钠的转化路径,依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
探究酸的性质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图1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______。
【任务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2)图2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_(选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
【任务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3进行实验。
(3)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该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试管3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时pH的变化图象如图4所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5所示。
①图4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该反应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
小组同学对试管4反应后的物质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试管4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5)猜想一:可能是;猜想二:可能是________;猜想三:可能是、。
【实验与结论】
(6)某同学为验证猜想三,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反应后溶液滴到湿润的试纸上,测得 , 得出结论为猜想三正确。对该同学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操作方法不正确,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 操作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C. 操作方法不正确,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 操作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任务四】废液回收处理。
(7)实验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废液缸,并对废液缸中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回收。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和操作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处理后再排放。
-
14、
某盐湖水中含有、和少量、。某兴趣小组为了获取其中的和 , 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除去和。
(1)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
(2)步骤Ⅱ所加试剂X是。
【实验二】利用和的溶解度,分离溶液中的和。
Ⅰ.已知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Ⅱ.将溶液在蒸发浓缩,流程如下:
(3)滤液b是的(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检验晶体成分。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晶体加水全部溶解,先滴入过量溶液。
晶体是 , 而非NaCl
②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滴入溶液。
无明显现象
(5)该小组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步骤Ⅲ析出的晶体是 , 但检验后却发现是 , 请作出合理解释。
-
15、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是:“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该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请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2)、高温炉内,碳酸锌()在高温条件下与煤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和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从微观角度分析冷凝器中冷凝的原理。(4)、我国古代冶锌晚于铁和铜,分析说明其中的原因。(5)、湿法冶金利用置换反应。向、混合液中加入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取出的滤渣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
-
16、硒(Se)可用于制造照相曝光剂。回答下列问题:(1)、读作。(2)、根据化合物的分类,硒酸铵属于 , 其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3)、硒酸钡可由溶液和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某工厂制备单质硒需要用到128kg二氧化硫,则至少要kg硫完全燃烧。
-
1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为初中化学的探究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去掉弹簧夹,将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B、实验②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实验③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金属 D、实验④往两支试管中滴入水后都会放热,所得溶液都能含有
-
18、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二氧化锰和碳粉
取样,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鉴别CO2和CO
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
D
鉴别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取样,加硫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
19、表格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西红柿
鸡蛋清
牛奶
pH
2.9~3.3
3.5~4.5
4.0~4.4
7.6~8.0
6.3~6.6
A、鸡蛋清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牛奶显碱性 C、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吃西红柿 D、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
20、氨气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图是合成氨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3个氢气 B、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氨气的粒子个数比为 C、生成物氨气是由和构成 D、生成物氨气中、元素的质量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