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坐标图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有关量的变化曲线(见下图)。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趋势是
A、图①是镁条燃烧 B、图②是水通电 C、图③是加热高锰酸钾 D、图④是两份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加入催化剂 -
2、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甲)。实验步骤: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MN段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Q点时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NP段和PQ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PQ段氧气体积分数显著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3、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奥林匹克烯(C19H12),有关奥林匹克烯说法正确的是A、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B、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每个奥林匹克烯中分子中含有6个氢分子 D、奥林匹克烯分子中有31个原子
-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
B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往装有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矿泉水瓶中注入约⅓体积的水后,立即旋紧瓶塞,振荡
C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高锰酸钾
充分加热固体混合物
D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炭层
A、A B、B C、C D、D -
5、一吹就燃、一甩就燃的古代“打火机”——火折子,是用草纸卷成密集的纸卷,用火点燃,再将其火焰吹灭放入竹筒中,需要的时候取出,快速甩动或用嘴吹一下即可生火。以下关于火折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纸卷的草纸是可燃物 B、装入竹筒后火折子完全熄灭了 C、放入竹筒后必须将其完全密封 D、甩动的作用可以降低纸卷的着火点 -
6、“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A、为了避免疾病传播,使用一次性木筷子 B、为方便翻阅,纸使用单面打印 C、为满足社会使用,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为出行方面,尽量使用共享自行车
-
7、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8、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除甲醛 B、用石墨制取人造金刚石 C、将铅笔芯粉末放入生锈的锁孔,便于开锁 D、压缩二氧化碳气体制取干冰
-
9、暴雨过后的河水浑浊不堪,有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经过以下过程进行净水,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
(1)、图一中,加明矾的作用是。(2)、图二可用于操作①,玻璃棒的作用是。图三净水柱可代替操作①和操作②进行河水净化,其中除去河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为了净化效果更好,进水口应该选择图中的(选填“a”或“b”)口。(3)、以下关于净化之后水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用排水法来收集氢气,为了保证氢气纯度高,集气瓶中的水必须装满 C、净化之后的水是纯净水,可以直接饮用(4)、用图四进行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写出该实验的符号表达式。 -
1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双氧水的催化效果。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
(1)、实验1:取、4%双氧水与粉末状二氧化锰反应。实验2:取、4%双氧水与反应。
(2)、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两次实验时分别将双氧水快速全部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借助注射器收集氧气。测得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时间比用氧化铜作催化剂的时间(选填“长”或“短”),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3)、写出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速过氧化氢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4)、实验过程中发现U形管内红墨水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该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5)、反思:有同学认为,在上面的实验中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应补充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氧化铜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保持不变才行。 -
11、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I、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

(1)指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2)A、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氧气,装置A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3)已知:在常温下,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得硫化氢气体。该气体易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推知实验室制备并收集硫化氢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
II、2023年初,制氧机需求旺盛,市场上出现多种类型的制氧机。
(4)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分子被阻隔,而氧气分子能通过,从而获得高浓度的 , 分离过程中的变化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化学药剂制氧机:某款家用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在反应仓中制取氧气,产生的氧气在反应仓高处聚集,经导管从低处进入加湿过滤仓。该制氧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一。

①加湿过滤仓不仅可以过滤杂质,还可利用氧气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变得湿润。
②人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给病人输氧时的装置如图二,该装置上类似图三的设计可以监测氧气的流速并加湿氧气,则连接病人口鼻处的是图三中的(选填“a”或“b”)端。
-
1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课本实验是一切变形试验的基础。

I、林林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
(1)通过对比观察①和②,两处的实验现象,能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
II、生活中粉尘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爆炸,如图二是面粉爆炸实验。
(2)该实验能否用木炭粉尘替代面粉________(选填“能”或“否”)。
(3)面粉加工厂防爆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III、某小组设计了如图三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4)实验结束,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玻璃管右端竖直伸入水槽中,在水中取下橡胶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气球可防止橡胶塞冲出 B. 实验中移动磁铁有利于装置内氧气充分反应 C. 装置不变时,可用硫磺替代白磷完成该实验 D. 白磷的多少不会影响该实验的结果 -
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I、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碘、氟、硒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图一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种。
(2)锌原子的中子数为。
(3)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写出碘离子的符号。
II、根据图二完成下列各题:

(4)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
(5)微粒B与微粒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6)与微粒A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微粒(填字母)。
(7)微粒D所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
14、
I、按照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1)用于探空气球的氦气;
(2)电解水时加入的氢氧化钠中的阴离子;
(3)汽水中含有的碳酸;
(4)标出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5)分析碳酸氢钙的化学式 , 写出碳酸氢钠的化学式。
II、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氯原子。

(6)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用化学用语填空,下同)。
(7)该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15、以下图像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示足量红磷在密封的容器中燃烧,容器内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 B、乙表示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丙表示电解水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 D、丁表示加热氯酸钾制氧气,试管内固体的质量 -
16、下列实验方案、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现象
干冷烧杯内壁凝结水珠
A烧杯无明显变化
B烧杯试液变红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木条在②瓶中比在①瓶中燃烧时间更长,更旺
结论
蜡烛中含有碳、氢、氧元素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氧气已集满
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A、A B、B C、C D、D -
17、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物质(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小狗烯”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B、“小狗烯”由52个原子构成 C、“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D、“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8、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B.物质的分类
①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原子
②充入氮气延长食品保质期
①工业制得的氧气是单质
②与都是化合物,也都是氧化物
C.除杂的方法
D.化学与安全
①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②除去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灼热的铜
①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灭火器灭火
②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降低室内燃气浓度
A、A B、B C、C D、D -
19、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表示2个氢原子 B、②和⑤均可以表示一种元素、一种物质和1个原子 C、④和⑥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③中“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20、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胶塞
B、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后,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