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芒硝是一种能通便泻下的中药材,具有清热消肿作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芒硝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将芒硝的饱和溶液从升温到 , 仍是饱和溶液 C、时,芒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时,向水中加入芒硝后充分搅拌,可得溶液
-
2、科学家们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燃料丙烷。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氢原子的数目增多 B、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或)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
”的化学式为
-
3、某菜农种植的菠菜出现叶片发黄,为改善此状况,应优先补充的化肥类型是A、尿素 B、过磷酸钙 C、硫酸钾 D、氯化钾
-
4、黄金价格的疯狂上涨成了近期“热搜”。如图为金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原子中含有79个带负电的质子 B、金原子中含有118个不带电的中子 C、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 D、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
5、氧自救呼吸器是宾馆、商场、银行、高层住宅等场所发生火灾事故时,个人必备的自救、互救、逃生器具。请回答下列小题。(1)、如图为一种以超氧化钾作为生氧剂的自救呼吸器设计图,物以下质中,不可能作为生氧剂的是A、 B、 C、 D、(2)、关于该呼吸器的设计改进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加入活性炭等物质用于吸附CO、烟雾等毒气,防止中毒 B、面罩所选用的塑料应具有热固性,避免在高温环境中熔化 C、可加入气压传感器,及时提醒氧气含量 D、为延长使用时间,选择的生氧剂产生氧气的速度越慢越好
-
6、长城砖,在长城的修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砖块,以沙泥或泥为主要材质,辅助材料为水、草木灰,请回答下列小题。(1)、长城砖制作步骤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和泥塑形 B、阴干脱水 C、高温烧制 D、冷却固结(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下列相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2个钾原子的符号: B、碳酸钾的化学式: C、碳酸根离子的符号: D、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7、发明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A、张青莲 B、屠呦呦 C、拉瓦锡 D、侯德榜
-
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燃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和涤纶 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保质期 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用作调味品 D、为防止酸雨,应推广使用新能源
-
9、下列实验室所贴的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易燃固体
腐蚀性物质
易燃气体
毒性物质
A.白磷
B.浓硫酸
C.氢气
D.氢氧化钠
A、A B、B C、C D、D -
10、
雅麓中学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溶液都呈中性)
(1)试管Ⅲ中用到的俗称:(写一种即可),是一种盐。
(2)判断试管Ⅱ能发生反应是因为有(填“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向试管Ⅰ中慢慢滴入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同时还看到。
分别完成试管Ⅰ和Ⅱ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4)沉淀M中含有的物质是。
(5)溶液B呈红色,一定呈性(“酸”、“碱”或“中”)。
(6)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部分沉淀消失,产生气泡,除酚酞外,溶液中定含有的溶质是。
-
11、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3)、小天在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进行了图中的三步操作,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其中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填实验现象)则停止加热。
-
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2)、甲、乙两种物质中,(填“甲”或“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提纯甲。
-
13、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请写出下列有关水的化学方程式。(1)、集气瓶中需要放水防止污染空气的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2)、水参加的反应:水通电分解。该实验说明水由元素组成(填元素名称)。
-
14、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洁净的空气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1)、请写出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一种气体污染物的化学式。(2)、是一种常见的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
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B、反应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使用加碘盐预防贫血 B、注意食品安全,避免摄入变质食物 C、患病及时就医 D、每天喝大量碳酸饮料代替饮水
-
17、下列生活物品,主要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金项链 B、纯棉恤 C、合成橡胶手套 D、不锈钢勺子
-
18、
环保部门每年不断加强对酸性废水的治理。在治理中经常用到酸碱中和反应的知识,初三的同学们积极地开展了有关的项目式探究。
探究一:酸和碱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的温度变化,同学们观察到溶液的温度不断升高,得出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中和反应的结论。有些同学认为此结论不严谨,因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1.的盐酸与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3.的盐酸与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测定3个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证据是。
(2)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填离子符号),这两种离子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
探究二:中和过程中的pH变化。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取三份同体积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再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滴加不同浓度的盐酸,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4)a,b,c三种曲线所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5)10分钟时,a,b,c三种曲线所示实验中,溶液呈无色的是曲线对应的溶液。
(6)20分钟时,a曲线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写化学式)。
-
19、阳光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某品牌制氧机的制氧试剂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两种固体。装置如图1所示,制氧原理为:过碳酸钠碳酸钠+水+氧气。该装置中,通过x,y两种物质产生氧气。(1)、在图1装置反应仓中加水,再加入x,y两种物质,两仓中产生大量气泡,外壁发烫。x物质为过碳酸钠,y物质为 , 通过上述现象说明,制氧机中的化学反应是(填“放热”或者“吸热”)。(2)、检验该装置产生的气泡为氧气的方法是。(3)、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制氧机中的过滤仓具有过滤杂质,测氧气流速,湿化氧气,冷却氧气的作用。在图2的F装置中加水,模拟此制氧机作用,则接口顺序为:a→(填“bc”或“”)。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过去几年里,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①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②熔点 , 沸点;③在常温下,水中大约能溶解;④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⑤是一种安全,绿色的消毒剂。
(1)、上述材料中属于的化学性质有(填序号)。(2)、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时,为黄绿色气体 B、常温下,水中大约能溶解 C、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3)、遇热水生成次氯酸()、氯气()和氧气,可杀菌消毒,但是它很不稳定,见光分解为HCl和 , 请写出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