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把下列各组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搅拌后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一组是( )A、NaCl、、KOH B、 C、 D、
-
2、 下列生活中的情境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生活情境
相关的化学知识
A
未打开瓶盖的矿泉水,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瓶内壁会挂有许多气泡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燃着的火柴,若火柴头竖直向上放置,火柴会慢慢熄灭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C
远距离输电架设的高压线,夏天会变长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
小李发现种植的大豆叶片边缘发黄
缺钾,需要施钾肥
A、A B、B C、C D、D -
3、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C、氧气具有可燃性,通常用作燃料 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
4、 二氧化氯是目前采用的一种新型、高效饮用水消毒剂,制备的原理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aClO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均不变 C、是一种氧化物 D、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5、 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元素符号“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氢元素的一个原子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红光,放热,产生一种无色气体 B、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负极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D、灼烧棉花和羊毛都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
7、 为推进生态绥化的建设,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后,对部分垃圾进行深埋处理 B、提倡市民少开私家车,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为保护绥化的寒地黑土,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D、鼓励市民购物时多使用布袋或纸质购物袋,少使用塑料袋
-
8、 化学实验要遵守化学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B、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剩余药品一定要放回原瓶 C、玻璃仪器表面有划伤、产生裂纹时,不能使用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用清水洗净,再放回滴瓶
-
9、 绥化市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传统项目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伦市剪纸的裁剪 B、北林区草编的编织 C、绥棱县木雕的雕刻 D、肇东市小饼的烤熟
-
10、某固体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粉混合而成,为了确定该样品中各成分的比例,某兴趣小组将5.0g该样品放入图1装置中,固体样品反应完全后实验测定的数据如图2所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CO还原CuO实验
(1)图1装置有一处明显缺陷是;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实验开始,应该先(填“点燃酒精灯”或“通入CO气体”)。
Ⅱ.实验数据处理
(2)由图2可知5.0g固体样品与足量CO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固体样品减少的质量是(填字母序号)。
A 5.0g固体样品中CuO的质量
B 5.0g固体样品中CuO所含铜元素的质量
C 5.0g固体样品中CuO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D 参加反应的CO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3)利用反应产生的CO2质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Cu的质量分数。
-
11、以煤粉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
【资料】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会呈血红色
(1)、“酸浸”包含操作过滤和。“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名称)。(2)、“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H4HCO3=+Fe(OH)3↓+3CO2↑;检验溶液中铁离子已除尽的方法是。(3)、“结晶”是向浓溶液中通入HCl气体,从而获得AlCl3·6H2O晶体的过程。溶液中Al3+和盐酸的浓度随通气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4)、“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6)、高温烧结的氧化铝,又称人造刚玉或人造宝石,可用于制机械轴承、钟表中的钻石、坩埚、高强度陶瓷等。由此可推知氧化铝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硬度大 B、熔点高 C、性质稳定 -
12、
硝石(晶体)是制火药的原料之一。某兴趣小组取适量晶体于试管中加热到400℃,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分解产物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硝石加热到400℃后会分解产生氧化钾()和气体。
②是一种红棕色有毒气体,低温时绝大部分转化为。
③在℃至21℃为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硝石受热分解的气体有哪些?
【作出猜想】
(1)猜想1:气体产物是;
猜想2:气体产物是;
猜想3:气体产物是。
【开展实验】
(2)
操作
现象
结论
将适量硝石置于试管中加热,向A烧杯中加适量干冰
试管内;U形管内出现无色液体
产物有
猜想3成立
在B处放一根带火星木条
木条复燃
产物有
【分析】
(3)U形管内出现无色液体的原因是。
【实验反思】
(4)小怡查资料发现: , 与实验结论有偏差。经讨论,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原因可能是:一氧化氮和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5)为避免少量气体污染空气,装置改进的措施是。
【思维拓展】
(6)秋高气爽季节,在厕所、粪池旁的砖缝中也能找到硝石晶体,采集的晶体中常含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有:溶解,蒸发浓缩, , 过滤。提纯后的硝石还可施肥,它属于肥。
-
13、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检验。
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若要制取较干燥的 ,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③铁丝在空气中加热时只发红热,在增氧酒精灯(如图2所示)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为。在相同条件下,根据不同的铁丝放在增氧酒精灯火焰中间的现象(如下表),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与有关。
铁丝的含碳量
0
0.1%
0.32%
实验现象
无火星四射,铁丝熔断
有短暂火星四射
火星四射明显
(2)、自制简易制氧装置(如图3所示),其“堵漏王小球”表面负载、内部包裹磁铁。待制得足够氧气或气球胀大过快时,可用另一块磁铁吸引堵漏王小球,使其脱离液面,该装置具有的优点。(3)、火星大气中约96%为二氧化碳。“毅力”号火星车搭载的制氧设备,在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一氧化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填序号)①可作为生产的原料
②转化过程中分子的数目不变
③该技术为人类登陆火星提供氧气保障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佛山仙湖实验室聚焦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实验室。在碳中和背景下,零碳燃料的代表——“氢”作为绿色能源,虽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其在液化、存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氨()是自然界的另一种无碳燃料,单位体积内含有的氢是高压气态氢气的4倍以上。但与传统汽油机相比,气态氨使内燃机动力性能降低,同时和未燃排放增加。当采用氢燃料引燃,其燃烧改善效果最大,因而氨氢融合内燃机是碳中和时代非常有竞争力的零碳动力。
此外,我国科学家创新地构筑了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只需要一步将近100%转化为乙醇(),为碳中和作出贡献。反应的原理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2)、氢气作为绿色能源却没被广泛应用的原因:。(3)、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使氨气充分燃烧: ,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4)、纳米“蓄水”膜能吸附 , 有效地分离水和乙醇的液体混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生活方式:。 -
15、如图所示为广东某地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模式简图。(1)、蚕丝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常用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2)、鱼塘饲养了大量肉质细嫩,口感鲜美的脆鲩鱼。鱼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是。食用鱼肉也可以补充Ca、Fe、K等元素,其中Ca元素属于(填“常量”或“微量”)元素。(3)、鱼塘内出水处有纱网阻隔,可以防止鱼流失,该设计利用的原理相当于(填操作名称)。(4)、农民种植桑叶需要科学施加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所以要选在(填“中午”或“傍晚”)施肥。塘泥也可用作肥料,可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于(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作用。
-
1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密闭装置中点燃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一定量的氧化铜和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
17、生产、生活中会用到不同的“洗涤”,下列“洗涤”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在水中加入洗涤剂清洗餐盘 B、用汽油清洗油漆 C、用稀盐酸清洗沾有碳酸钙的试管 D、用食盐水清洗金属表面的铁锈
-
18、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正确的是A、自来水净水时使用氯气杀菌消毒,这一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B、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氧气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
19、金属铼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铼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铼的中子数为186.2 C、属于氧化物 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5
-
20、“岭南水,桑园围”是珠三角农业灌溉发展的里程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肥皂水检验岭南水的硬度 B、漫灌有助于节约用水 C、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D、合理使用化肥,可减少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