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基本反应类型是.(2)、若金刚石质量为m1 , 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 , 则m1m2(填“<”“=”或“>”),理由为 -
2、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 YₘOₙ(“Y”为“钇”元素的符号)、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煅烧结合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由种元素组成,其中 Y呈价,YmOn的化学式是.(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气态物质,该物质是.
-
3、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 8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 X应是( ).A、HClO B、ClO2 C、O2 D、Cl2
-
4、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4.6g该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 5.4g水,据此判断,该物质( ).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可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 D、化学式为CH2O2
-
5、17世纪人们认为水能变成土,1768年科学家拉瓦锡对此进行研究.他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特殊的蒸馏器,反复加热蒸馏101天,发现蒸馏器内产生少量沉淀,称得整个蒸馏装置的总质量没变,水的质量也没变,沉淀的质量等于蒸馏器减少的质量.对于这项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精确称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B、水在长时间加热后能转变为土 C、物质变化过程中总质量守恒 D、沉淀物来自于蒸馏器本身
-
6、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
8、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 CO2和1.8g H2O,另取3.2g 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 , 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 B、CH4O C、CH4 D、C2H4O
-
9、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映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
10、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
11、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
A、表中 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
12、对于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
13、将含有15g A、10g B、9g 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后,A剩余3g,B增加到25g,C已消耗完,并有气体D放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的比值 A:B:C:D为( ).A、5:4:3:2 B、4:5:3:2 C、3:2:4:5 D、2:3:5:4
-
14、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为 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 ng. m 和n 的关系为:mn(填“<”“>”或“=”).(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 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 g. x 和y的关系为:xy(填“<”“>”或“=”).(3)、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bg.a与b的关系为:ab(填“<”“>”或“=”).(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 , 才能准确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
15、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
16、天平的平衡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如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带和镁带,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 ).
①分度盘的左边 ②分度盘的中间 ③分度盘的右边
A、仅① B、仅② C、①② D、②③ -
17、将100g含 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CaO的质量约为( ).(化学方程式为)A、78.0g B、56.0g C、44.8g D、28.0g
-
18、某样品是由 Na2S、Na2SO3、Na2SO4这三种钠盐混合而成,测知该混合物中钠的质量分数为a%,则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
19、在 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6.8% B、31% C、28% D、无法计算
-
20、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0.15g B、0.20g C、0.30g D、0.4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