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有H2O2、H2SO4、H2O三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氧分子 B、都含2个氧原子 C、都含氧元素 D、都含氧气
-
2、下列化学符号中,可以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物质和一种元素的是A、O B、 C、 D、
-
3、化学是要研究物质性质的,下列事实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硫能在空气中燃烧 B、氯化钠的熔点是801℃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
4、水资源短缺,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不恰当的是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C、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D、用洗菜水冲洗马桶
-
5、工业炼铁可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2 C、+2 D、+3
-
6、《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7、二百多年前,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
8、空气里含有的下列成分中,都属于污染物的一组是A、氧气,氮氧化物 B、氮气,二氧化硫 C、碳粉尘,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
9、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A、 B、 C、 D、
-
10、化学项目小组使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红热的玻璃导管引燃红磷,并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束后,小西同学提出:瓶内固体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于是,他们重复实验,并称量反应前固体物质(细沙和红磷)的质量为。反应后固体物质(细沙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
请问:
(1)、参加该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2)、参加该反应的红磷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木炭与反应时,完成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I、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酒精灯上金属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应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 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B. 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导管 II、实验结束后,小实同学联想到碳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能生成也可能生成。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除了生成铜,是否也可能生成不同的气体呢?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也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和。
②碱石灰可以吸收和。
③溶液可以吸收。
【猜想】
(3)对碳与氧化铜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作出以下猜想:猜想①气体产物为;猜想②气体产物为;猜想③气体产物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实验探究】
(4)若猜想③成立,则D和E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5)小东同学认为实验检测到生成物有 , 可能是 , 小洋同学却并不认同,他的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交流】
(6)实验装置中有一处缺陷,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以在F装置后做如下改进:________。
-
1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从A-E中选择),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还需要补充的实验用品是。(3)、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该从端通入(填“b”或“c”)。
-
13、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再生生活保障系统流程图。(1)、“电解制氢子系统”中,正极与负极两端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2)、“二氧化碳去除子系统”通常采用氢氧化锂()吸收航天员呼出的部分 , 同时生成水和物质X。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3)、“二氧化碳还原子系统”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阅读下列科普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 , 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人群不能盲目吸氧的原因是。(2)、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填“I”“II”或“III”)。(3)、25℃时,沸石分子筛对和吸附情况如图乙所示,沸石分子筛对的吸附量更大。 -
15、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一部极有价值的科技著作。(1)、书中提到“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胆矾水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书中有关于“火折子”的记载:“以白薯蔓浸水泡浓,捶之…..晒干,辅以硝五钱、硫磺二两、松香四钱……装入竹筒,吹气复燃”。其中涉及到硫磺(S)的燃烧,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生物质炭是一种富碳固态物质。它是由秸秆、树枝、菌渣等生物质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裂解产生。生物质炭用于农业生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生物质炭还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在小于500℃环境下的低温慢速热解,一类是在500℃-700℃的中温快速热解,一类是在700℃以上的高温闪速裂解。
(1)、产生生物质炭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根据生物质炭有吸附性,能推测出生物质炭具有的结构。(3)、对比三大类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得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
17、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氢元素。(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是。
-
18、对比物质的性质,可找到鉴别物质的方法。下列鉴别方法正确的是A、通过观察颜色鉴别木炭和 B、用鉴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D、加水溶解鉴别二氧化锰和石墨
-
19、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乙物质可能是单质
-
20、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液氧、二氧化硫、双氧水 B、水银、蒸馏水、稀有气体 C、氮气、氧气、空气 D、金刚石、海水、硫酸铜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