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图1所示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前后均通一段时间氮气,实验时①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点时,装置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发生 B、N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C、M→P的过程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水的组成 D、比较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将煤块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燃着的蜡烛罩上金属丝后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振荡时白磷燃烧,停止振荡后火焰熄灭,说明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因此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点燃氢气前要先检验其纯度,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 C、因为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5、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B、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C、合金和纯金属的性能不同是因为组成发生了改变 D、铝制品应用广泛,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6、保护环境,共建美丽地球家园。以下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大力推广燃煤发电 B、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C、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倡导低碳生活
  •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伍德合金熔点低——制作电路保险丝 C、氧气能助燃——用作燃料 D、石墨具有导电性——用作电极材料
  •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观察到的结果小于预期值,则可能是因为 (填序号)。

    ①红磷不足量     

    ②实验前集气瓶内未留少量水     

    ③点燃红磷后缓慢塞紧橡胶塞     

    ④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⑤止水夹没夹紧     

    ⑥装置气密性不好

    (2)、小组内同学反思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求反应物在空气中只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的状态应该为
    (3)、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 mL)请结合实验目的,在以下的操作中排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 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 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最终注射器活塞将从10 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刻度处才停止。

  • 9、结合下图回答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

    (1)、写出B图中仪器的名称(不包括木块、棉花)(至少写2种)。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3)、B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
    (4)、如果采用E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5)、实验室制取氧气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 10、下列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收集气体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指定序号的仪器名称:A
    (2)、用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11、甲、乙是两个实验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二个反应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甲中 , 乙中

    (2)通过比较,发现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 , ②

    (3)分别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也可写化学方程式):
    (1)、木炭充分燃烧: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3)、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
    (4)、石蜡燃烧
  • 1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说说下列物质的用途各利用了它们的哪些性质。
    (1)、酒精作酒精灯的燃料
    (2)、食盐作调味品:
    (3)、钨作灯泡中的灯丝:
  •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8 mL水,应选用mL的量筒。

    (2)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应在烧杯的下方垫放

    (3)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时,先将玻璃管的一端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 15、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按编号分别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②;④
    (2)、用编号填空:不能加热的仪器是 , 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 16、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使气囊膨胀并迅速弹出,以保护车上乘员的安全。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 17、下列诗句或名著中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是
    A、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伐薪烧炭南山中 D、白玉为床,金作马
  • 18、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 19、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倾倒液体
  • 20、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蜡烛,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放热、有黑烟 D、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上一页 703 704 705 706 7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