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1)、在实验室中某化学小组以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收集氧气。上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作用,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字母)。
    (2)、实验室利用加热固体高锰酸钾的方式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字母)。
    (3)、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加药品之前要先 , 收集氧气时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字母),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选填“瓶中”“瓶口”之一),观察到木条的现象,说明氧气已集满。
    (4)、该化学小组继续利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和水有关的化学知识。
    (1)、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图中海水淡化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数目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2)、某化学实验小组,取少量浑浊的河水进行了水的净化实验,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

    ①操作I的名称为 , 该过程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②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性除去滤液中的颜色和异味。

    ③自来水厂常用某含氯氧化物做消毒剂,该氧化物中氯元素化合价为+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高铁酸钠(Na2FeO4)也是常用的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④实验室若将净化水转化为纯净的水,应取净化水进行(选填“沉降”“蒸馏”之一)操作。

    (3)、水电解制氢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制取氢气的方法。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

    ①用图示装置电解水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用图示装置电解水时,玻璃管a与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③点燃氢气之前,要先

  • 3、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从氮气、二氧化硫、甲烷、氧化铝、氯化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③可作调味品的化合物是

    ④能导致空气污染的氧化物是

    ⑤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2)、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缺乏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试回答:

    ××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每支口服液中含有葡萄糖酸锌45.5mg

    ××制药

    ①葡萄糖酸锌属于(选填“化合物”“氧化物”“单质”之一)。

    ②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④葡萄糖酸锌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⑤每喝一支口服液摄入锌元素的质量为mg(精确至0.1mg,该口服液中除葡萄糖酸锌以外的成分中均不含锌元素)。

  • 4、可以用燃烧法测定某物质的组成。将3.2g某物质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3.6gH2O和4.4gCO2(无其他产物)。下列对于该物质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消耗氧气的质量是4.8g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3.2g该物质中含有1.2g碳元素 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40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5
  • 6、图像是进行化学实验分析的重要依据。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②木炭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时,物质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③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④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内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铜丝和铁丝

    分别观察颜色

    B

    分离蔗糖和食盐的混合物

    采用溶解过滤的方法

    C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加热液态空气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x的数值是2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物质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
  • 9、用好纠错本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方法之一,下列是某同学在整理错题时的笔记内容,其中有错误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Fe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 10、某同学在化学笔记中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氯化镁是由离子构成的,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D、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浓度有关
  • 11、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存在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 B、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溶剂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D、氯化钠易溶于水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Na+、Cl-的作用不同
  •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和液氢均可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氦气化学性质稳定——氦原子最外层不易得失电子 C、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升高——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D、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 13、儿童缺钙会导致发育不良或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根据如图相关信息,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钙原子的质量为40.08g C、钙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 D、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朝向自己或他人 B、倾倒液体时,手心对着标签拿起试剂瓶 C、过滤液体时,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D、闻药品气味时,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
  •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B、预防骨质疏松可适当补充钙元素 C、酒精可以溶解沾在试管壁上的碘 D、氧气易溶于水,养鱼时鱼缸中无需增氧
  • 1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流 C、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使用低碳燃料,减少CO2排放
  • 17、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铜器锈蚀 B、干冰升华 C、苹果腐烂 D、植物生长
  • 18、化学学科致力于探索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并应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某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食品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1)、验证物质成分

    查阅资料:食品脱氧剂可以吸收食品包装内的氧气,“脱氧”一词由此而来;

    食品脱氧剂的主要成分——铁粉、活性炭、食盐。

    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设步骤中所有过程都完全进行)

    ①步骤Ⅰ中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所得溶液B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②固体C能被磁铁吸引,由此可知固体C(填化学式)

    ③小组同学进一步对气体E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步骤Ⅲ灼烧后生成的气体含有什么成分?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猜想二:COCO2;猜想三:

    【实验探究】将气体E通入如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现象与结论】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E中含有(填物质名称);装置B的作用是 , 右侧导管排出的气体可燃,说明猜想(填“一”“二”“三”之一)正确。

    (2)、调控反应速率

    探究活性炭的质量对脱氧速率的影响。

    编号

    铁粉质量/g

    活性炭质量/g

    食盐水滴数

    消耗1mL氧气用时/s

    1

    1.0

    0.4

    3

    100

    2

    1.0

    0.5

    3

    106

    3

    1.0

    0.6

    3

    141

    ①下列能表示脱氧速率大小的是(填选项字母)。

    A.铁粉的质量             

    B.活性炭的质量

    C.食盐水的滴数             

    D.消耗1mL氧气所用的时间

    ②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到实验结论:铁粉质量和食盐水滴数相同时,随着活性炭质量在0.4g0.6g范围内逐渐增加,脱氧速率逐渐(填“加快”或“减慢”)。

    (3)、应用调控观念

    通过探究,小组同学认识到,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①用天然气做饭时,发现炉火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时需要(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②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1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化学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1)、某科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实验A:已知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将稀盐酸和石灰石混合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偏转。请写出一条改进该装置的措施

    ②实验B: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12分钟。加热前玻璃棒保持水平,加热并冷却后观察到玻璃棒向左侧倾斜,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填“增加”“减少”“不变”之一)。

    (2)、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某同学向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立即将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称量,记录电子秤的初始数据为103.7g , 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待冷却后,记录电子秤的数据是102.1g ,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反应生成的氧气为g。

    ②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62.1g , 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该小组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反应后的溶液可用来配制去污剂,欲将该溶液配成5%的稀溶液,需要加水g

  • 20、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都需要氧气。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氧气制备的相关化学实验。

    (1)、实验室中制取氧气

    ①在实验室中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为原料,制备并收集一瓶相对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字母);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生活中制取氧气

    ①家庭制氧机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仓相当于实验仪器(填序号字母)。

    ②加湿过滤仓的作用:一是可以过滤杂质;二是增加氧气湿度;三是可根据来判断产生氧气的速率。

    (3)、自然界中产生氧气——光合作用

    某同学使用下图装置制氧气,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光照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

    ①当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②试管内气体的检验方法为

    (4)、空间站中制取氧气——电解水

    ①通过电解水理论上可获得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②已知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质量/全部生成物的质量总和)×100% , 请计算电解水制氧气的原子利用率为(精确至0.1%)。

上一页 498 499 500 501 5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