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比如“雨水”节气过后,雨量便会增多,空气湿度也会逐渐增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降雨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B、降雨是实现地球水资源重新分配的重要途径 C、“雨水”节气过后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空气中的水分子体积增大 D、“雨水”节气过后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促进了地表水的蒸发
  • 2、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小木条 B、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C、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 D、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闻气味
  • 3、要量取10mL水并加热。提供的仪器中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10mL量筒②100mL量筒③酒精灯④20mL的试管⑤50mL的小烧杯⑥试管夹⑦陶土网⑧胶头滴管

    A、①③④⑥⑧ B、①③⑤⑦⑧ C、②③④⑥⑧ D、②③⑤⑥⑧
  • 4、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固体药品 C、添加酒精 D、收集
  • 5、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 6、

    定性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

    (一)定性认识物质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化钙中的阳离子________。

    (2)硝酸银________。

    (3)氯化铵________。

    (4)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5)标出K2MnO4中Mn的化合价________。

    (二)定量认识物质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据提示中的信息问答下列问题:

    (6)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7)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8)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mg。

    (9)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中每日的补钙量,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约几片?(取整数)

  • 7、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一)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分析流程并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分离空气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Ⅰ、分离液态空气法: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并得到________色的液态氧气,此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Ⅱ、用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氮气________氧气(选填“>”“=”、“<”)。

    (3)化学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反应②是NH3(氨气)与Y在低温加压条件下生成尿素的同时还生成水,写出其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

    (二)从空气中获得氮气,进行氨气的合成。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工业合成氨气的流程如图1所示,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气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5)N2是合成氨气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可从空气中获得N2 , 该方法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将空气成分进行分离。

    (6)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7)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气反应,平衡时氨气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200大气压、300℃B. 200大气压、500℃
    C. 400大气压、300℃D. 400大气压、500℃
  • 8、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1)、初步实验

    电解水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和b,分别观察到 , 说明水是由组成,实验时在水里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2)、深入探究

    小组同学测得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47,与理论值2不符。

    【提出问题】有哪些因素导致实验结果偏差?

    【查阅资料】石墨电极对气体有吸附性,吸附饱和后才释放气体:石墨可与O2反应。NaOH吸收CO2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氯化钙溶液来检验,碳酸钠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形成假设】

    假设Ⅰ:石墨电极吸附O2比吸附H2

    假设Ⅱ:石墨电极与O2反应生成CO2被NaOH溶液吸收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通电,观察电极产生气泡的情况

    正极更早有气泡出现

    石墨吸附更多,假设1不合理

    断开电源,取电解后液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氯化钙溶液

    假设Ⅱ合理

    (3)、拓展实验

    甲同学改用铂丝电极进行实验,测得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更接近理论值,则该体积比a的范围是(填序号)。

    ①a<2                         ②2<a<2.47   ③a>2.47

  • 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完成了水的净化及蒸馏实验并开展了“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实践活动。

    (1)、操作Ⅰ中明矾的作用是
    (2)、操作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若液体M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写一条即可)。
    (3)、操作Ⅲ得到的液体M仍有臭味,加入可除去臭味,因为该物质具有性。
    (4)、用实验I中净化后的水通过实验2制取蒸馏水:蒸馏水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5)、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TDS值与水质纯度的关系如图I.

    ①测得浑河水样的TDS值如图2,其水质纯度为

    ②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图3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若把细沙与活性炭位置交换,导致

    a.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会增强

    b.活性炭可能迅速被颗粒物堵塞,净化效果不佳

    c.可能缩短净水器的使用寿命

    经该装置净化的水(填“能”或“不能”)直接饮用。

    (6)、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呢?(答一点)。
  • 1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4年3月25日,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制氢:利用太阳能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并转化为氢气,可以得到“绿氢”。

    固态储氢:利用固体与氢气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等作用,可以把氢气储存起来。如镁系合金储氢原理之一是镁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作用生成氢化镁(MgH2)

    固态氢能发电:其形式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态储氢装置释放的氢气注入燃料电池。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直流电,可实现能量的转化,为我们提供“绿电”。

    能源站通过氢能的制取、存储、发电、加氢一体化,实现“绿电”与“绿氢”之间的灵活转换,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强的难题。

    随着绿色、循环、低碳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正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巨大力量!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光伏发电得到的“绿氢”,主要通过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而获得。
    (2)、镁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镁在储氢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判断的依据是过程中生成了(填名称)。
    (3)、MgH2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Mg(OH)2(氢氧化镁)和H2 , 请写出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据此,镁系合金储氢装置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之一是
    (4)、请写出氢燃料电池提供“绿电”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 11、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探索物质变化的奥秘,还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1)、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3)和碱式碳酸锌,炮制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锌(ZnO),可作为外用药使用。碳酸锌中锌、氧元素质量比为。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说明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填字母)。

    a.锌分子          b.锌元素            c.锌单质

    (2)、《天工开物》中有关于池盐制取的记载,池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3)、打铁花是一项非遗项目,在学校我们也可以利用化学试剂展示同样精彩的效果:将生铁放置陶土网上,烧制熔化成铁水,用铁夹击打陶土网,瞬间火星四射,如烟火般璀璨,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去年科技节晚会,上表演的“大象牙膏”实验同样也令大家难忘,化学老师将双氧水、二氧化锰、发泡剂、颜料等物质混合,不同颜色的泡沫瞬间从锥形瓶中喷涌而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 12、二维价类图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建立物质之间的联系,高效进行化学学习。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物质B由分子构成 C、物质C属于空气污染物 D、物质D只能是HNO3
  • 13、小林设计如表实验来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

    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1g催化剂

    收集50mLO2所需的时间/s

    1

    20

    5%

    40

    二氧化锰

    37

    2

    20

    10%

    40

    二氧化锰

    14

    3

    20

    5%

    40

    氧化铜

    X

    A、对比实验1和2可得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B、对比实验2和3,可比较MnO2和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C、若x>37,可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强 D、该实验适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 14、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 B、氯化钠和葡萄糖:尝味道 C、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 D、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 15、按氯元素化合价递变规律将五种化合物进行排列,依次为①KCl   ②Cl2   ③HClO   ④M   ⑤NaClO4根据这一规律,M不可能是
    A、ClO2 B、Cl2O5 C、NH4Cl D、KClO3
  • 16、下列各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 17、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甲用于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还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B、用装置乙制氧气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C、装置丙可用于收集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D、装置丁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在b端验满
  • 18、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分类

    空气成分质量分数

    基本反应类型

    A、A B、B C、C D、D
  • 19、关于化学上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A

    缓慢氧化

    食物的腐烂、人的呼吸

    B

    黑色固体

    木炭、四氧化三铁

    C

    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燃烧匙

    A、A B、B C、C D、D
  •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B、倾倒液体 C、导管连接 D、氧气验满
上一页 473 474 475 476 4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