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世界水日的主题:“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使用节水淋浴喷头 D、洗手涂肥皂时不关闭水龙头
-
2、“臭屁醋”是花都区的特色美食,人们用糯米等谷物发酵出最重要的原料——醋。“臭屁醋”的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晒干谷物 B、淘洗糯米 C、糯米酿醋 D、纱布滤醋
-
3、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其中丙氨酸的化学式为 , 请计算:(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丙氨酸中C、H、O、N元素间的质量比为。(3)、丙氨酸中C、H、O、N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在17.8克丙氨酸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是克。
-
4、实验室部分常见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 ,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时,则表示氧气已收集满。(3)、实验室欲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采用装置﹔多功能瓶D可替代气体收集装置E,步骤如下:①将广口瓶正放②瓶中注满水③氧气从(填“a”或“b”)端通入。(4)、某化学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发现过氧化氢溶液在分解过程的反应速率与多个因素有关,该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探究催化剂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图Ⅰ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写出装置图1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图2是“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与相同体积的3%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2中可以得出结论是:。
(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①请写分别出红磷、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②甲、乙、丙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但其目的各不相同。装置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
5、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Ⅰ、从不同角度认识水。
(1)从宏观角度: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从微观角度: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水的化学性质由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Ⅱ、小兵带一瓶浑浊的山泉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下图所示:
(3)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________。
(4)图1中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中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填仪器名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5)图1中操作Ⅱ在实验室中可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其中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来净化水,待处理的水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6)图1中处理后的水,经过蒸馏操作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实验室在该操作中要加入沸石,作用是________。
(7)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
-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 , 相对原子质量是。(3)、结构示意图如图2,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R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第二周期中的元素相似。这两种元素在同一纵行的原因是。该元素属(填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4)、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元素的特点是______(填字母)。A、质子数相同 B、中子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电子层数相同(5)、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6)、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了全新的飞跃时期。人工合成的第118号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
7、加快能源转型升级,保护地球环境。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如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氨,进行储存。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电解水制氢的符号表达式为 , 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2)、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能被压缩储存的原因是。(3)、将氢气降温液化进行储存,属于物理储氢中的储存方式。加快能源转型升级,保护环境,选择氢气做燃料的原因是。(4)、“液氨储氢”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储氢。 -
8、化学符号可准确、规范地表示微观粒子及物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氢原子;(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中的阴离子:(4)、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5)、2个硫酸根离子;(6)、氩气;(7)、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8)、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
9、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图1中没有丙装置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10、硒在光照下导电能力提高近千倍,可用作静电复印硒鼓的材料。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34 C、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元素符号为Se
-
1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N B、2H C、 D、Cu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三者化合得到的物质是:A、 B、 C、 D、
-
13、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一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
14、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 , )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请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进行计算:(1)、葡萄糖是由种元素组成的;(2)、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葡萄糖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写出最简整数比);(4)、360g葡萄糖中含有g氧元素。
-
15、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水的蒸发
(1)如图,是两杯等体积的水在不同温度下蒸发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已知两杯水的水温分别是50℃和80℃,则温度为80℃的水为(填序号“A”或“B”);
【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2)用如图C所示装置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
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20mL氢气所需时间。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管尖嘴处看到的现象是产生 , 由实验可知电压越高电解水的速率越;
【任务三】水的净化过程
(3)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淡化海水,如图D所示,通过膜的主要微观粒子是;
(4)某同学设计的净水过程如图E所示。物质A是常见混凝剂,操作a的名称是 , 在该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操作c的名称是。
【任务四】水蒸气与镁粉的反应制取氢气
(5)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为了防止玻璃管中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选填“A”或“B”)处酒精灯;
(6)C处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
-
16、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火柴、升降台、药匙、镊子和棉花及如图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如图仪器及药品能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符号表达式是 , 制取这种气体需要的仪器编号有;(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时开始收集,实验结束时应该先 , 再熄灭酒精灯。
-
17、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化学中“合”与“分”的思想。(1)、“合”的思想: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分”的思想:航天员在空间站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生活所需氧气,下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合”与“分”的思想: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组成。
-
18、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1)、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 (填字母);A、河流源头建化工厂 B、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C、随意向河道丢弃生活垃圾 D、将生活污水和畜牧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河流(2)、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
19、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如图电极D为电源的极;(3)、A管中的气体是;(4)、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
-
20、CaCO3是补钙剂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元素的符号是;(2)、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钙离子;(3)、CaCO3由种元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