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从端进(填“b”或“c”)。(4)、若实验室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1.6g氧气,理论上需含多少克过氧化氢的溶液?
解:设需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① , ②列比例式: , ③x=g。
答:略。
-
2、氢能是一种绿色能源,经过制氢→储氢→释氢→用氢,即可一体化解决氢能源问题。(1)、制氢——通过光伏发电电解水制取氢气,该反应所属基本类型为。(2)、储氢释氢
①物理储氢:氢燃料电池中储氢罐的储氢原理是将氢气在高压下转化为液态氢气。从微观粒子角度解释这一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②化学储氢: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在180℃、MoS2催化条件下实现CO2与H2反应产生CH3OH(甲醇)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CH3OH(甲醇)和H2O在一定条件下又会转化回CO2和H2。
用氢——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
3、为探究水的组成,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1)、实验开始时要从中间的漏斗向装置内注水,此时活塞的状态是(填“打开”或“关闭”)的。(2)、打开电源后,a管内电极表面产生气体的速率比b管内的。(3)、切断电源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管的尖嘴导管上方,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
-
4、如图是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后,绘制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1)、过滤池可以除去水中的(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2)、活性炭吸附池能除去水中的。(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实验室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之一是。
-
5、加热如图装置可以用于多个目的的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加热时观察到锥形瓶中出现的现象是。(2)、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使用足量铜粉,其目的是。(3)、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漏气,将称量好的装置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电子天平的示数将比第一次称量的示数。
-
6、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补充人体对铁等微量元素的需求,其中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如资料卡片所示,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______(填序号)。A、分子 B、原子 C、元素(2)、硫酸亚铁(FeSO4)是常见补铁类保健品中的有效成分之一,请根据其化学式计算:
①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与100g黑木耳(干)中的铁元素质量相等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mg。
-
7、锂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动车行业,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Li属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中的元素。(2)、L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Li原子的质子数为。(4)、从L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一般情况下,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而形成离子。
-
8、回答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问题。(1)、两个氢原子。(2)、氯化钠中的阴离子。(3)、标出FeO中Fe元素的化合价。(4)、写出+6价硫的氧化物化学式。
-
9、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结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红色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不够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
10、下列有关学科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B、根据守恒观:14gC与32gO2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46g C、根据结构观:O原子和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根据元素观: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推知该物质由C、H、O元素组成
-
11、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类:双氧水、冰水共存物、澄清石灰水均属于混合物 B、比较;O2和2O中都有O和2,则O2和2O表示的意义完全一样 C、分析:试管加热时发生炸裂,可能是没有预热或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D、推理: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少于4个)。则氢原子是金属原子
-
12、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 , 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亮氨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亮氨酸中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6:13:1:2 C、亮氨酸属于化合物 D、亮氨酸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13、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变小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
1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过滤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取少量液态药品
-
15、将铜片放入稀硝酸(HNO3)中会生成硝酸铜、水和一种气体化合物。则该气体可能是A、SO2 B、H2 C、NO D、CO
-
16、被誉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下列酿酒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粉碎 B、小麦发酵 C、清液过滤 D、酒水蒸馏
-
17、
星期天,星星的妈妈煮香肠,不一会儿,厨房里飘来阵阵香味,激发他探究分子运动的欲望。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吗?
【大胆猜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网上查询】①干燥的氨气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形成氨水;
③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进行实验】
(1)实验一:往少量蒸馏水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入几滴氨水,现象是;
(2)实验二: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观察到蝴蝶变为色,大烧杯中蝴蝶换上了新装。
【实验结论】
(3)。
【问题讨论】
(4)设计实验一的目的是;
(5)蝴蝶变色的原因是。
【反思】
(6)分子运动的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
18、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 可以选择D装置进行收集;(4)、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时(填“开始有气泡放出”或“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
1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大家有幸再一次观看“天宫课堂”,体验科学的魅力。在这次太空课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神奇的画面:泡腾片在水球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竟然没有到处“乱跑”。
泡腾片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泡腾片在水中溶解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由于失重,神奇画面中的大部分气泡停留在液体球中,极少部分小气泡由于速度较快脱离水球,从而释放出香味。
二氧化碳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
20、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1)、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填“是”或“不是”)纯水。(2)、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来降低水的硬度。(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责任是督促公民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