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择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B

    NaCl

    NaNO3

    加入适量的AgNO3 , 过滤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蒸发结晶

    D

    CaO

    CaCO3

    高温

    A、A B、B C、C D、D
  • 2、据科技部2月15日公布的消息,法匹拉韦(化学式为C5H4FN3O2)是继磷酸氯喹和瑞德西韦之后第三个获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西药,该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显示出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下列有关法匹拉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匹拉韦中含有氧分子 B、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7g C、1个法匹拉韦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D、法匹拉韦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2
  • 3、理解和巩固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方法之一、下列各项中,数字“2”的含义相同的是:

    ①CO2和MgCl2②2CO和2NO③2H和H2O④C+2uO和Mg2+

    A、①② B、 C、②③ D、③④
  •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B、碱:烧碱、纯碱、生石灰 C、氧化物:氧化铁、蒸馏水、干冰 D、合成材料:合金、塑料、合成纤维
  • 5、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和有关水的说法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B、“温室气体”主要是指CO2和CH4等气体 C、往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因此水可以溶解所有物质
  •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空气(或氧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所以发生火灾时可用隔绝空气(或氧气)的方法灭火 B、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酸能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要能跟活泼金属反应并生成氢气的物质一定是酸 D、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也能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加固体 B、检验O2 C、检验H2的纯度 D、检验CO2
  • 8、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为减少“洋垃圾污染”,露天焚烧无用“洋垃圾”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在煤炭中加入固硫剂 D、为发展疫情期间的旅游业,提倡私家车自驾游
  • 9、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和传播以人类生活陋习有密切的关系,在疫情防护期间,外出回家的活动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84消毒液消毒 B、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 C、从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D、将衣服拿到阳光下暴晒
  • 10、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查阅资料:将新制的浓度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产生,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1)、请你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2)、小红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2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布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1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3)、下表是某小组同学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温度/℃

    二氧化锰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的时间/s

    5

    5

    20

    0.1

    4

    16.75

    15

    5

    20

    0.1

    4

    6.04

    30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x

    由实验①与②对比可得到的结论是

    (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再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氧气均被注射器收集到)。

    ①实验中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可知该实验(选填“放热”或“吸热”);

    ②结论: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

    ③如图4所示由氧化铜做催化剂的反应,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选填“快”或“慢”);原因是

  • 1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 b的名称:a ,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①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②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填序号);
    (3)、用装置C来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进气管口是端;当气体从d端进入时,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或“相等”)的气体;
    (4)、若要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为
    (5)、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
  • 12、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如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木炭在图 (填“①”或②)中燃烧更剧烈,③中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出现的现象是
    (2)、实验二:图⑤中的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图⑤中铁丝燃烧的生成物的化学符号为
    (3)、实验三:图⑦集气瓶底放水的作用是;硫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固体试剂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试剂一般用或纸槽小心地把粉末状试剂送至试管底部; 液体试剂通常盛放在或滴瓶中。
    (2)、实验室取用试剂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试剂只需铺满试管底部,液体试剂取用mL;
    (3)、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试剂时,需要用到仪器有
    (4)、某同学称取10.2g(不足1克为游码的质量)固体食盐时,误将食盐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进行称量,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
    A、9.6g B、9.8g C、10g D、10.2g
  • 14、用化学符号填空:
    (1)、磷元素
    (2)、红磷
    (3)、五氧化二磷
  • 15、可乐是一种含有碳酸、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的碳酸饮料。化学兴趣小组对“可乐除铁锈”实验展开探究。

    任务一:进行可乐除铁锈的实验

    同学们将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入某品牌的可乐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容器底部沉有固体物质。取出铁钉后用水清洗,铁钉光亮如新。

    任务二:探究容器底部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氯化铁水溶液呈黄色

    【实验探究1】

    (1)取出容器底部剩余的固体物质,用水清洗、干燥后,分成甲、乙两份备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用磁铁靠近固体物质甲

    固体物质没有被吸引

    固体物质中不含

    ②将固体物质甲放入20%的盐酸中

    固体逐渐溶解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固体物质主要是脱落的铁锈,写出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任务三:探究溶液中逸出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2)猜想一:CO2;猜想二:H2;猜想三:

    【实验探究2】将逸出气体依次通过下图装置。

       

    (3)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中CuO的颜色变化是和无水硫酸铜颜色变化是 , 证明逸出气体中含有氢气。

    【拓展与延伸】

    (5)可乐能快速去除铁钉表面铁锈的原因是(填序号)。

    ①可乐中的酸性物质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铁的化合物

    ②可乐中的二氧化碳从液体中分离出来,产生大量的气泡使铁锈成分脱落而加速反应的发生

    ③铁锈结构疏松多孔

  • 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果发生装置选用B,需要改进的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选用A(填“能”或“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用装置(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碳。
  • 17、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提纯工业级粗氧化锌(含有FeO、MnO、NiO等杂质)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反应①中,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反应后都进行了相同的操作,该操作名称是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应该排在Ni的面。
    (3)、“滤液丙”的主要溶质是(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周期表的横行叫做周期,纵行叫做族,分为主族、副族、VIII族和0族,主族用字母A表示,共有七个主族,依次用IA、ⅡA…表示,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表中“12”的元素符号是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
    (2)、氟离子(F-)的电子数是 , 写出与氟离子电子数相同的阳离子(写一个即可)。
    (3)、认真观察并分析元素周期表,推出第4周期第IA族的元素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 19、我国学者以CO2、H2为原料,成功合成淀粉【(C6H10O5n】。实现了首次以CO2人工合成淀粉。
    (1)、淀粉属于(填“糖类”或“油脂”或“蛋白质”)。目前,淀粉主要由玉米等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生产;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的气体是
    (2)、过量CO2排放到大气中会使全球气温升高造成效应。
    (3)、CO2、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也能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水是生命之源。通常的水是由10个以上的水分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团,叫大分子团水,例如雨水,湖水、自来水、瓶装水、纯净水、蒸馏水。天然的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组成,在非常罕有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产量极少。A-C是氢、氧原子及其构成微粒的示意图。

    A.   B.    C.   

    (1)、一定条件下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A→B→C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
    (2)、大分子团水与小分子团水都是由构成,所以他们具有相同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上一页 966 967 968 969 9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