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杠杆已调节水平平衡。先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倒入浓氢氧化钠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

    (1)、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选填“上升”或“下降”),若把CO2换成H2(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同样现象。
    (2)、倒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甲:饱和硝酸钾溶液有晶体析出,饱和石灰水无变化,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 B、乙:滴入少量稀盐酸,溶液仍为红色,说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丙: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导电 D、丁:小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说明能量不守恒
  • 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 4、a、b、c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选项按照a、b、c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A、金属材料       合金       金刚石 B、纯净物             氧化物       氧化铜 C、晶体       非晶体       沥青 D、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 5、理化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 B、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霉变后的食物不应再食用
  • 6、下列劳动实践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除壶底水垢 B、整理衣柜 C、用漏勺从锅内捞饺子 D、用锄头挖红薯
  • 7、河北省生态环境的口号之一是“用行动守护美丽河北”。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 B、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 C、将落叶就地焚烧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 8、向盛有一定质量FeCl2、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使其充分反应(溶液始终未饱和),烧杯中不溶性固体的质量随锌粉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出M点时溶液中的固体,干燥后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M到P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增大 C、P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溶液质量:Q>P
  •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蚕丝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CH4和H2两种气体

    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C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 10、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NF3中氮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丁物质在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 11、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A、2Fe2+——2个铁离子 B、H2O2——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D、KClO3——氯化钾化学式
  • 12、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洗涤剂可以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 C、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水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 13、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MgSO4。为了测定废水中MgSO4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g废水,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Mg(OH)2沉淀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与MgSO4反应的NaOH质量为g。
    (2)、计算废水中Mg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SO4=Mg(OH)2+Na2SO4
  • 14、我国于2017年使用中集“蓝鲸1号”成功在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处进行可燃冰试采,实现资源量全球占比90%以上、难度最大的可燃冰安全可控开采。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
    (1)、该可燃冰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2)、该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未盖瓶盖的澄清石灰水,液面上已经形成一层白膜,该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澄清石灰水的变质程度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二:该溶液全部变质;

    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1】甲同学认为猜想一错误,因为液面上已出现白膜。产生白膜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2】乙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①操作I的名称是

    ②“现象X”是 , 猜想三正确。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能代替操作Ⅲ中酚酞试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SO2                 D.Cu(NO3)2溶液

  • 16、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
    (2)、装置B和D连接制取气体X,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已知氨气(化学式:NH3)极易溶于水,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时,则气体应从(选填“c”或“d”)进入F中。
  •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防腐剂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的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等。不同防腐剂在中性条件下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差别很大,抑菌圈的大小如图所示(抑菌圈越大,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越好)。

    苯甲酸钠(C6 H5COONa)是苯甲酸(C6 H5COOH)的钠盐,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苯甲酸钠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易溶于水,溶液的pH大于7.0小于8.5。苯甲酸(C6H5COOH)和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甲酸钠(C6H5COONa)、水和二氧化碳,再经过脱色、过滤、浓缩、干燥得到最后的产品。

    苯甲酸钠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受环境的pH影响,研究0.1%的苯甲酸钠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对目标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见下表(“一”表示无菌生长,“+”表示有菌生长,“+”越多表示生长越旺盛)。

       

    菌株编号

    培养基

    Y1

    Y2

    Y3

    4.4

    -

    -

    -

    4.8

    ++

    ++

    ++

    5.2

    +++

    +++

    +++

    5.5

    ++++

    ++++

    ++++

    (1)、防腐剂的作用是
    (2)、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差的两种添加剂是
    (3)、苯甲酸钠的水溶液呈(填“中性”、“酸性”或“碱性”)。
    (4)、写出制取苯甲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5)、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受pH影响的规律是
  • 18、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
    (1)、越王勾践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至今依然光彩夺目,古剑的成分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青铜的熔点比铜(选填“高”或“低”)。
    (2)、世界每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1/4被锈“吃”掉了。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O2和H2O发生反应。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将一定量的铜粉和锌粉投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呈蓝色,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
  • 19、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N点中甲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在t1℃时,将15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0、二氧化锰是初中常见的催化剂,二氧化锰也能作为反应物。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Δ__MnCl2+X+2H2O
    (1)、X的化学式是
    (2)、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上一页 945 946 947 948 9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