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学习碱的知识中,小雅与小礼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

    (1)、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性。
    (2)、实验Ⅱ中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实验Ⅱ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小雅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小雅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装入A、B中,关闭 K,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A、B 中均无明显变化,再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 A 中仍无明显变化,B 中出现 的现象。小雅认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小礼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礼的理由是

    (3)、小礼借助压强传感器,将实验进行改进,按下图进行实验,测得装置内压强变化情况图所示。

    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填“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对比曲线中 段,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总结:当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时,要证明这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证明反应物减少或者消失。

  • 2、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请利用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2)、利用图中的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用到 F 装置,应在 F 中装入药品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 3、A~G 均为现阶段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E为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B、C、F 为同一类别且常温下为不同状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1)、E的化学式
    (2)、B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医疗等领域。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 TiO2)为原料生产钛金属流程如下:

    (1)、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钛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反应①中消耗了12 kg的碳,理论上会产生尾气CO的质量最多为 kg。
    (3)、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该反应是在氩气环境下进行,氩气的作用是
  • 5、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物质是
    (2)、新鲜芋头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_________ 。
    A、食醋 B、肥皂水 C、牙膏
    (3)、医疗上可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某同学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0%的 Na2CO3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 (填序号)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③⑤④
  • 7、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图甲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图乙 A、B、C 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图C所示粒子所属元素的符号是
    (3)、氮与氧是不同种元素,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我国总储量的53%,可采资源量占66%。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材料二:海洋是能力出众的“捕碳者”。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这个庞大的碳库储碳量是陆地的20倍、大气的50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大约48%被海水吸收。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
    (2)、三大化石燃料是指 、石油和天然气。
    (3)、海洋作为“捕碳者”可以有效缓解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利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并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稀硫酸区分氧化铜和铁粉 C、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铜线和铝线 D、滴加酚酞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10、小雅学习了 pH 相关知识后,对生活中的水果及饮料的 pH 产生了好奇,并查阅到部分水果及饮料的 pH 如下:

    食物

    柠檬

    橘子汁

    西瓜汁

    苏打水

    pH

    2.9

    3.8

    6.4

    8.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 B、西瓜汁显碱性 C、橘子汁比柠檬的酸性强 D、苏打水显碱性
  • 11、溶液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医用酒精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碘酒
  • 12、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小雅了解到洁厕灵中含有盐酸,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下列关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启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有白烟 B、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C、氢氧化钠的俗称为火碱、烧碱或苛性钠 D、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需要密封保存
  •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甲溶液 C、35℃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将3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 14、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下列现象、事实和解释不合理的是
    A、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B、金属铝比金属铁更耐腐蚀,说明铁比铝活动性强 C、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D、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量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
  • 1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路起火时,应先断电,再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面粉厂禁止烟火,是因为面粉颗粒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C、炒菜时锅中的油不慎起火,可用水浇灭火焰 D、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使燃料更加充分燃烧
  • 16、碳基生物是指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生物,地球上已知的生物都含碳元素。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具有导电性,是一种金属 C、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中毒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17、家用天然气的泄漏,容易引起火灾。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硫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3 B、乙硫醇中含有 9 个原子 C、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乙硫醇由四种元素组成
  • 18、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可加速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B、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仍是混合物 C、煮沸和蒸馏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可溶性的杂质
  • 19、正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学习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向盛满 CO2 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 D、将铜丝加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 2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与空气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空气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 78% D、稀有气体可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上一页 947 948 949 950 9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