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各组对比结论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不同 B、铁和生铁的硬度不同 C、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挥发性不同 D、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不同
  • 2、长沙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做好垃圾分类就是为创建做贡献。用过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黑色固体慢慢变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 4、

    某兴趣小组想探究家中厨房所用的某种洗涤剂粉末的成分,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大胆地猜想与实验。

    【提出问题】洗涤剂粉末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

    (1)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作出以下猜想:猪想一: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猜想三:含有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

    (2)取洗涤剂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对洗涤剂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请完成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用pH试纸测洗涤剂溶液的酸碱度

    洗涤剂溶液的pH大于7

    溶液显(选填“酸”“碱”或“中”)性

    Ⅱ.取适量洗涤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未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不含有Na2CO3

    Ⅲ.另取适量洗涤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稍过量的CaCl2溶液

    溶液中含有Na2CO3

    Ⅳ.取Ⅲ中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几滴(填试剂名称)

    有蓝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含有NaOH

    【实验结论】该洗涤剂粉末中含有Na2CO3和NaOH。

    【交流讨论】

    (3)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实验操作Ⅱ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4)实验Ⅳ中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忽略水的损失)。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KNO3的溶解度是g。
    (2)、烧杯②中的KNO3溶液是质量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烧杯④中析出固体的质量是g。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 ,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B、分别将20℃时KNO3Na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所得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更大 C、50℃时,分别用两种固体配制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NaCl中加水更多
  • 6、请从化学的视角回答下列的相关问题:
    (1)、天然气作为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洗涤剂能洗净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是洗涤剂具有功能。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4)、科学家在1527℃的高温下用激光器合成了一种新型物质,该物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下列有关该新型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它是一种超硬物质 B、构成它的基本粒子是原子 C、它在常温下为气态 D、构成它的基本粒子是分子
  • 7、“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轻便灵活又环保。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回答下列问题:
    (1)、“低碳出行”理念中的“碳”指的是
    (2)、部分自行车车身表面出现生锈的现象,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接触。
    (3)、生产自行车用的最多的材料是金属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来炼铁的化学方方程式为 , 该反应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 8、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
    (2)、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3)、2个铝离子
    (4)、尿素CO2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氨气发生反应:CO2+2NH3=CONH22+M;请写出M的化学式
  • 9、下列图像与实验设计对应正确的有

    图像

    实验设计

    向一定量的双氧水加入催化剂硫酸铜

    等质量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里充分燃烧

    过量的金属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 10、通过物质的不同性质,分别鉴别两组物质:①Na2CO3KClBaNO32CaOH2溶液,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 B、H2SO4 C、ZnSO4溶液 D、Na2CO3溶液
  •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都具有吸水性,所以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2、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C、甲醛可以用海鲜产品防腐 D、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铁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溶液 B、金属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C、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D、金属铁与氯化锌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锌
  • 14、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紫花前胡醇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H2OCO2 C、紫花前胡醇由32个原子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生产生活中要节约水资源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C、水电解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D、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 16、如图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

    蒸发结晶

    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检查气密性

    滴管使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滴瓶

    A、A B、B C、C D、D
  • 17、已知某金属材料中含有镁、锌、铁、铜中的两种。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金属材料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如下图所示。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金属材料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

    固体全部溶解,

    金属材料中一定有铁,一定没有

    实验完成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缸中

    ――――

    ―――――

    实验二:

    步骤1:另取金属材料,用砂纸打磨,称量其质量为20g:

    步骤2:将打磨过的金属材料浸入过量的硫酸锌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在一定条件下烘干,称量其质量大于20g:

    步骤3:实验完成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缸中。

    【得出结论】该金属材料中除铁外,还含有

    【实验反思】步骤2中,“一定条件”指的是

    【拓展提升】小红想对废液缸中的废液进行回收利用。

    请你帮她分析废液成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 18、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装置

    (1)、a的仪器名称为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图D装置检验CO2 , 气体应从(填“b”或“c”)端通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次氯酸钠

    22.7

    26.7

    34.8

    50.0

    52.4

    56.5

    (1)、0℃时,50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g氯化钾。
    (2)、30℃时,将30g次氯酸钠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3)、50℃时,将氯化钾和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次氯酸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我们常用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定期对教室消毒。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g。
  • 20、如图1所示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回答:

    (1)、写出X和氢气合成氨气NH3的化学方程式 , 它的反应类型是
    (2)、合成尿素的方程式为:2NH3+CO2__CONH22+M , 则M的化学式为 , 推测M化学式的依据是
    (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a、将空气液化后再汽化,液态空气汽化时再分离。

    b、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上一页 943 944 945 946 9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