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所使用的火炬名为“薪火”,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1)、“薪火”火种燃烧(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反应。(2)、“薪火”火炬燃料采用的是丙烷 , 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等。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2、人类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化学实验都离不开水。

根据上图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水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填“a”“b”或“c”)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图Ⅱ中纱布、小卵石、石英沙、膨松棉在净水中起(填“过滤”或“吸附”)作用。(3)、图Ⅲ中集气瓶底装少量水的作用是。 -
3、氮化硅是新型陶瓷材料,是新材料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具有非常显著的耐磨损、耐高温、抗腐蚀、抗氧化、电绝缘等性能,它可由石英(二氧化硅)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硅原子;2个氮气分子。(2)、焦炭的主要成分由(填元素符号)组成。(3)、氮化硅中硅、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4和-3,其化学式为。
-
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实验事实的是
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氯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C.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和的混合气体
D.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
5、没食子酸(化学式为)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中医常用其治疗流感。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中记载了制取没食子酸的方法。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描述正确的是A、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9 B、没食子酸含18个原子 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7∶5 D、没食子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表中对物质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通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
水中氢气、氧气分离出来
B
CO具有可燃性和CO2能用于灭火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
7、构价-类二维认知模型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认知方法。如图为氮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物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 B、b点物质属于大气污染物 C、c点物质的名称为硝酸 D、d点物质可能是复合肥料 -
8、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C、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 D、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酸性了 -
9、基于“宏观一微观一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以和为原料合成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实现“碳中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
10、对比分析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认知方法。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 C、金属活动性顺序: D、原子序数:
-
11、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O B、 C、 D、2O
-
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有误的是A、
的验满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42.0mL液体
D、
滴加液体
-
13、食品问题是2024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之一、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果汁 B、矿泉水 C、啤酒 D、牛奶
-
14、2023年12月11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下列做法与会议主题不相符的是A、携手构建生态环境共保机制 B、着力破解跨界污染协同治理难题 C、随意开采矿石和地下水 D、健全生活垃圾跨省市收运处置体系
-
15、在生活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里,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A、冰雪消融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灯泡发光
-
16、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多次实验,充分反应后过滤,称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硫酸铜溶液/g
80
80
90
氢氧化钠溶液/g
10
8
8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80.2
78.2
88.2
(1)、实验1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g。(2)、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7、
实验小组同学对市面上一款艾草精油自发热鞋垫感兴趣。鞋垫内除了装有发热材料外,还添加艾草中药成分,并采用透气耐磨的无纺布。
【查阅资料】发热鞋垫主要成分为艾草精油、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各种成分中只有氯化钠含有氯元素)
【知识应用】
(1)提取艾草精油的一种方法是将艾叶与水充分浸泡,经蒸馏得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该混合物(选填“是”或“不是”)溶液,收集上层油类物质可获得艾草精油。
【问题一】自发热鞋垫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撕开自发热鞋垫的包装,铁粉与空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有热量的现象。
【实验1】为了探究鞋垫中氯化钠的作用、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
(3)结合反应原理和对比图2中曲线,可知氯化钠能加快氧化反应,判断的依据是。
【问题二】使用过的鞋垫中的固体是否还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
【实验2】
(4)步骤一: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 可知固体中有铁粉、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步骤二:取少量固体放在燃烧匙中进行图3所示操作。某同学认为实验中“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作为“固体中含有活性炭”的证据不可靠,理由是。该同学重新设计了如图4的实验,最终证明固体中确实含有活性炭。
(6)步骤三: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往滤液中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交流反思】自发热鞋垫在运输时需要注意密封保存。
-
18、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小组同学用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物质为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制备烧碱(反应条件已略去)。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3)、以上过程,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4)、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1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1实验是探究水的组成。为增强导电性,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结束后,打开活塞,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b管口,观察到;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2)、图2实验是验证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依据现象,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C试管中无气泡产生后,继续向C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又产生大量气泡,多次重复操作,均可产生大量气泡,可得出结论;称量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
20、土壤的酸碱性、是否施加肥料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化学小组的同学准备在校园蔬菜基地内建造塑料大棚,种植西红柿。(1)、塑料属于(选填“天然”或“合成”)材料。(2)、西红柿适宜在pH为6.0-6.8的土壤中生长,该基地土壤的pH为4,为改良酸性土壤,需要在土壤中施加(填俗称);为了使西红柿植株叶色浓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为了增产还可以施加。(填化学式)气体肥料。(3)、建造塑料大棚时选择不锈钢支架。与纯铁支架相比,不锈钢支架具有硬度大、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