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1)、《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所用矿石颜料有关。说明所用矿石颜料化学性质(填“稳定”或“不稳定”)
    (2)、矿石颜料之一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属赤铁矿,赤铁矿(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从物质分类来看,赤铁矿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金属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北宋张潜的《浸铜要略序》中有“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即通过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的方法冶炼金属铜。若要炼得128kg金属铜,请计算理论上需要的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2、

    某研究小组以“食品中的脱氧剂”为主题进行项目式探究学习。

    【任务一】认识脱氧剂的作用

    (1)食品包装中加入脱氧剂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

    A. 除去氧气,抑制霉菌生长
    B. 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色、变质

    【任务二】探究脱氧剂的成分

    (2)用剪刀剪开一包脱氧剂,倾倒于白纸上,观察到有黑色粉末和少量的白色固体。结合查阅的资料,推测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活性炭、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探究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磁铁靠近该混合物

    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

    粉末可能含有________和Fe3O4

    ②取少量磁铁上吸引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

    黑色固体完全消失,___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另取少量黑色粉末,采用以下装置加热。

    ________。

    固体中含有活性炭。

    资料还显示,脱氧剂中还含有食盐、生石灰、吸水性树脂等物质。

    【任务三】解密脱氧原理

    剪开一包脱氧剂,用磁铁靠近,将吸引的黑色粉末装入一个无纺布袋中,滴加5~6滴水,封口,轻轻揉搓布袋。

    (3)打开布袋看到黑色粉末变为________色,表明铁粉发生氧化生锈。

    (4)研究表明,铁粉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从而实现包装食品的保鲜、防腐。

    (5)钢铁生锈腐蚀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常见的钢铁防腐措施有________。(写一种即可)。

  •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备氢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a处干燥的石蕊试纸无明显现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

    ②写出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烧杯里铁皮架的上下层各放置了一根燃着的蜡烛,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推断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只填一个)。

  • 4、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是:“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此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2)、高温炉内,碳酸锌(ZnCO3)在高温条件下与煤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Zn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为防止中毒,应采取的措施
    (3)、冷凝器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我国古代冶锌晚于铁和铜,结合已学知识,分析说明其中的原因是
    (5)、在生产生活中,合金的性能更优越而被大量使用,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_。
    A、黄铜 B、焊锡 C、硬铝 D、氧化铜
  • 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①火折子是古代的一种取火用具(如图所示),内置带火星的火种及硝、硫磺、磷等物质,使用时打开竹筒,用嘴一吹就复燃,但吹的时候要短促、有力,送气量要大,目的是

    ②现在可用火柴替代火折子,火柴头中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红磷和硫等物质,点燃时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③我国新研发的森林灭火电磁炮,可将装有超细干粉灭火剂炮弹打到森林大火中,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

    (2)、2025年一些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①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序号)。

    A.氢能       B.汽油       C.生物质能

    ②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探究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二氧化锰粉末的质量/g

    温度/℃

    10秒共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

    3%

    0

    10

    几乎无

    5%

    0

    20

    几乎无

    5%

    0.5

    20

    14

    10%

    0.5

    20

    80

    A、①③探究反应时间的影响 B、②④探究H2O2溶液浓度的影响 C、①②探究反应温度的影响 D、②③探究有无催化剂的影响
  • 7、学习了金属活动性后,小华以丙为“数轴”的原点将活动性顺序中的金属分为两部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华选择的原点丙是H B、将甲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C、要验证Zn与乙的活动性强弱,可将乙加入ZnSO4溶液中 D、在自然界中丁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 8、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观:物质丁由2个原子构成 B、守恒观: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没有增减 C、定量观:反应中甲和丁质量比为71:14 D、物质丁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78%
  • 9、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

    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

    B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除去CuSO4溶液中的H2SO4

    加入足量Cu粉

    A、A B、B C、C D、D
  • 10、如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固体药品的取用 B、称取氯化钠 C、盛氢气的集气瓶放置 D、气体验满
  • 11、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 12、茂名市博物馆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截至2022年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茂名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有421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09件(套)。下列藏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铜盉 B、回纹双耳彩陶壶 C、青花麒麟纹胍 D、茂名无盾龟化石
  • 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氮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火焰熄灭,则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 14、人类发展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发展简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我国石油化工专家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D、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为元素中文名称的翻译做出贡献
  • 15、《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纺织衣布 B、海水晒盐 C、楠木制舟 D、烧制陶瓷
  • 16、“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 17、“金粉”(铜锌合金)是一种金属颜料,可用于文物修复。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金粉”中铜的含量:称取25.00g“金粉”样品放入如图装置中,将100.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记录每次反应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反应后装置内物质总质量/g

    44.94

    64.88

    84.82

    104.80

    124.80

    回答下列问题:

    (1)、25.00g“金粉”样品与100.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共有g;
    (2)、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18、

    现代高炉炼铁主要得到的是生铁,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铁的成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模拟炼铁实验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铁粉、FeO、Fe3O4均为黑色固体;

    FeO+2HCl=FeCl2+H2O

    ③常温下,Fe3O4不与稀盐酸反应;

    ④随着温度升高,Fe2O3逐步失去氧(如图3所示)

    【高炉炼铁原理】

    (1)高炉炼铁中利用焦炭燃烧提供热量,炉内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得到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铁成分探究】

    (2)观察生铁呈灰黑色,取一定量的生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观察到 , 证明生铁中含有铁粉。反应结束之后,发现仍有黑色固体残留,经过滤,洗涤,干燥,获得黑色粉末。再将其置于硬质试管中通入氧气加强热,若 , 说明黑色粉末中含有碳粉。

    【模拟高炉炼铁】

    该兴趣小组称取9.6g Fe2O3按照下图2进行模拟高炉炼铁,得到7.68g黑色固体粉末,只有一部分粉末能被磁铁吸引,向所得的黑色固体粉末中加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3)7.68g黑色固体粉末中铁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 , 此黑色固体的组成为

  • 19、下图所示物质及变化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反应。乙、丙、丁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

    (1)、丁的化学式为
    (2)、若乙和戊的组成元素相同,则戊的用途为(任写一条)。
    (3)、若甲、己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则丙→己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通常状况下,甲可能为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一种 B、若己为氧化物,则甲→丙的反应类型可能为化合反应 C、丁→乙反应过程中一定放热,乙→戊反应过程中可能吸热 D、甲→乙反应中,甲可能为金属,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一定改变
  • 20、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省略)。

    (1)、蓝色的石蕊试纸最先变红的是(填“a”“b”或“c”)处。
    (2)、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3)、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任写一条)。
    (4)、将干冰放入烧杯中,待烧杯中完全充满雾状时,点燃镁带后伸入烧杯中,观察到镁带比空气中燃烧得更旺。从燃烧与灭火的角度思考,你对该实验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上一页 617 618 619 620 6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