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研究表明,月球土壤成分丰富多样,其中氧、硅、铁等元素含量较高(如图)。最令人兴奋的是,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原子核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月壤中含有100万~500万吨氦-3,而100吨氦-3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1年全部能量的总和。然而,地球上氦元素主要是氦-4(原子核中含有2个质子,2个中子),氦-3储量只有0.5吨左右,远远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为避免月壤受到氧气和水分的侵蚀,科学家将月壤存储在充满氮气的容器中,相信月壤也将向我们展示更多的秘密。

    (1)、月球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元素。
    (2)、写出月球土壤含量最多的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若月壤中的氦-3能全部被人类所用,可至少使用年。
    (4)、氦-3与氦-4的区别是 , 请画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5)、按体积计算,N2约占空气体积的。月壤存储在N2中,说明N2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 2、如图为一种“纸上走火”的古画修复技术:将“泛铅”作品正面朝上放在裱画台上,用清水浸湿润透,使作品平铺在案板上;用毛巾将由泛铅的地方圈起来,洒上清水,使之淹没泛铅的部分;在“泛铅”部位浇上浓度为75%医用酒精,点火燃烧,即可去除“泛铅”的黑色部分。

    (1)、古代画作用墨水打底,历经百年还能保持原样的原因是
    (2)、古画纸张变黄发生的是(填“剧烈”或“缓慢”)氧化反应,光会加速氧化过程,所以古画应该保存。
    (3)、颜料“铅粉”(主要为PbCO3 , 呈白色),暴露空气久了变成“泛铅”(主要为PbS,呈黑色),说明与“铅粉”反应的物质一定含有元素。
    (4)、“洒上清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热量,降温效果(填“好”或“差”),能使 , 使古画不燃烧。
  •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探究分子不断地运动

    探究铁锈蚀需要氧气

    探究水的组成

    A、A B、B C、C D、D
  • 4、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带有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C

    鉴别H2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5、某研究团队研制的CuCuI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乙烯(C2H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技术的应用可缓解温室效应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可燃物进行灭火

    B

    不宜用钢刷刷洗铝制品

    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C

    CO2制作灭火器

    CO2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

    面粉厂设置除静电装置

    防止发生粉尘爆炸

    A、A B、B C、C D、D
  • 7、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炉属于混合物 B、火能煮水说明燃烧过程伴随能量变化 C、“飚(即风)”可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D、“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其作用与滤纸相似
    (2)、《茶经》中用“馨”形容茶汤的香,其主要是由香叶醇C10H18O等物质所致。下面有关香叶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由29个原子构成 C、香叶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
  • 8、研究发现,缺铬是造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如图是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铬”中的铬指的是铬原子 B、Cr3+含有21个电子 C、“Cr2”表示2个铬原子 D、铬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52倍
  • 9、下列对科学家在化学上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 B、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 C、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 D、门捷列夫提出分子原子学说
  • 10、“烧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实验室经常购买瓶装无水乙醇使用,其瓶身应该贴上下列标志中的
    A、 B、 C、 D、
  • 11、

    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或者淡黄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NaClO)。广泛用于医院、宾馆、旅游、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消毒液进行如下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

    (1)初识“84”消毒液:自制“84”消毒液:同学们在实验室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来制取“84”消毒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H2O__NaClO+X ,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探究二: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2)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3)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________,具有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X

    375

    (4)表中的数据X=__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

    【分析讨论】

    (5)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拓展反思】

    (6)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 不同的消毒剂都可随意混合使用
    B. 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C. 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 H2O2溶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 12、

    化学兴趣小组围绕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开展了一次探究性学习。

    实验一:探究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

    (2)加热高锰酸钾钾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F收集O2时,应从(填“b”或“c”)端通入气体。若用F验证CO2性质时,F中加入一定量的石蕊溶液,实验时看见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二:探究的收集方法。

    物质种类

    酒精

    饱和NaHCO3溶液

    每毫升液体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1mL

    3.6mL

    几乎不溶

    (4)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CO2 , 根据表中信息,将F中装满某液体,该液体应选择

    (5)定量计算。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向12.5g捣碎后的鸡蛋壳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鸡蛋壳中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3、

    钛金属被誉为“未来金属”。兴趣小组对钛和钛合金开展项目式研究。

    研究一:探究钛的提取和炼制

    中国首款完全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9.3%。工业上利用钛白粉(主要成分是TiO2)。制备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钛白粉的主要成分是TiO2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反应I的产物还有一个可燃性气体,请你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II中加入的X物质是________,该反应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研究二:探究锌、钛、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猜想】结合已知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组同学做出如下猜想。

    (4)猜想一:Ti>Zn>Cu;猜想二:________;猜想三:Zn>Cu>Ti

    (5)进行实验: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将钛片浸入稀硫酸溶液中

    钛片上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__错误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ZnSO4溶液,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钛片浸入ZnSO4溶液中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6)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种试剂可以是_____(填字母)。

    A. 硫酸钛溶液B. 硫酸锌溶液C. 硫酸铜溶液D. 硫酸

    研究三:钛和钛合金的用途

    (7)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硬度________(选填“>”或“<”)金属钛,用于航空发动机。

  • 14、建立“宏观-微观-符号”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素养。
    (1)、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2)、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表示的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3)、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电解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上述过程中空白方框内补充微粒组成微观示意图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③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 15、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I.富氧燃烧技术中,用氧气含量高于21%的富氧空气支持燃烧,能达到节能和减少碳排放的作用。富氧燃烧的产物中CO2的含量可达到95%,有助于CO2的回收和利用。该技术的主要流程图如图:

    (1)空气分离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根据信息推测,煤粉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关于富氧燃烧技术,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与普通燃烧相比,富氧燃烧锅炉中煤粉的燃烧更剧烈
    B. 煤粉燃烧更充分,可以节约燃料,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C. CO2无毒,压缩和存储的CO2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II.汽车的尾气对环境有污染。SCR技术通过BaO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

    (4)若NO2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遇雨水会形成________。

    (5)储存时,部分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从SCR催化转化器中排出的气体有N2 ,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

    A. SCR催化转换器可能将NOx转化为N2
    B. 排出的无污染气体中只有N2
    C. 进入SCR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可能含有N2
  • 16、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锅 B、铜导线 C、黄金首饰
    (2)、炒菜锅多为铁制品。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长时间放置,铁制品锈蚀严重,黄金饰品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4)、某同学在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向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滤渣和滤液。则反应后滤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混合溶液的质量(填“增大”或“减少”):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填化学式)。
  •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4Al+3O2=2Al2O3 B、不用铁桶盛放稀盐酸的原因:2Fe+6HCl=2FeCl3+3H2 C、电解水:2H2O2__2H2O+O2 D、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__CO2
  • 18、《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由43个原子构成 B、绿原酸属于混合物 C、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D、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19、下列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石油 B、石墨、二氧化锰、煤 C、氢气、水、高锰酸钾 D、氮气、氧气、空气
  • 20、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少量的水 C、量筒量取50mL水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上一页 616 617 618 619 6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