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家用燃料经过多代变迁,主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发展历程。

    (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分别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产生CO2SO2的质量如图所示,则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四溢的花香引来长喙天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说明金原子是静止的 C、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铁水很热,冰块很冷,说明铁水的内能比冰块的内能大
  • 3、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88.0g的甲和乙在一种纳米催化剂表面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个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及部分物质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3种 B、t时刻,容器内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6∶1 C、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乙质量为72.0g D、此反应中,一个丙分子的质量是32ga
  • 4、如图所示,将两颗相同的铁钉分别用细线系在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棍两端,再用细线将木棍的中点系在铁架台上。将两颗铁钉同时浸没在盛有等体积甲、乙溶液的两个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移走烧杯,观察木棍左右两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为MgCl2溶液、乙为KCl溶液,则木棍可能左端下沉 B、若甲为稀硫酸、乙为CuSO4溶液,则木棍可能两端水平或右端下沉 C、若甲为AgNO3溶液、乙为CuNO32溶液,则木棍两端的变化可能有三种情况 D、若甲为MgNO32AgNO3混合溶液、乙为CuSO4溶液,则木棍两端不可能平衡
  • 5、学习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某兴趣小组对产物中的气体产生了质疑,认为产生的气体中除了CO2外,可能还含有CO。为了进一步探究,进行了图1实验,同时用数字传感器获得3组不同质量比产生CO的浓度情况如图2所示。(ppm是浓度的一种计量单位,即“百万分之一”)。

    依据上述实验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石英试管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B、可能是C与生成的CO2反应产生了CO C、可能是C与试管内的空气反应产生了CO D、为减少CO的量,应减小CuO和C的质量比
  • 6、下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制作时将草纸紧紧卷成筒状塞入竹筒中,其中加入硫黄、磷、硝酸钾等物质,点燃后盖上竹筒帽,将竹筒帽上的小孔a与竹筒上的小孔b对准,观察到小孔中有烟雾冒出。再次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立即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 ,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B、火折子中的硫黄和磷均为可燃物,燃烧时发生了化合反应 C、对准小孔a和小孔b可使少量空气进入,防止可燃物彻底熄灭 D、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吹,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7、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其结构如图1所示;石墨双炔可实现氦气的分离提纯,其原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与石墨双炔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图2分离提纯氦气是利用了石墨双炔的吸附作用 D、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充分燃烧的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 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用途

    性质

    A

    氧气在工业上可用于炼钢

    氧气能供给呼吸

    B

    干冰可用于疫苗的储存和运输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C

    生石灰可作自热食品发热包的材料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D

    钛合金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A、A B、B C、C D、D
  • 9、安全是实验探究的前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没有涉及到的安全图标是
    A、 B、 C、 D、
  • 10、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图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切割玻璃 B、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C、山西永济铁牛生锈 D、冬季下冻雨
  • 11、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不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不可以构成分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不一定发生变化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浪淘沙》(刘禹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沙里淘金是一种古老的采金方法。金:①柔软金黄;②熔点约1067℃;③稳定性强,不易被氧化。它历来是财富的象征,但金在地壳中含量极低,沙里淘金异常艰苦,且收获甚微。

    (1)、以上叙述中,属于金的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属于金的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2)、“沙里淘金”利用的是金和沙的不同,属于物质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这一变化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氢气是由构成的(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回答问题:

    ①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不同;

    ②氧和钠化学性质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不同;

    (3)、如下图所示,X 是;Y 是

    (4)、从宏观角度看,铜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铜由构成。
  • 14、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
    A、 B、 C、 D、
  • 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加热液体

    A、A B、B C、C D、D
  • 17、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某种物质的是
    A、N2 B、H C、He D、Cl
  • 18、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④氮气、⑤氖气五种气体中,选择填写序号:
    (1)、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是
    (2)、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是
    (3)、制造霓虹灯的是
    (4)、会使油炸食品变软的是
    (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 1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硫、磷、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需要点燃 D、生成物都是固体
  • 20、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雾弹 B、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成多种电光源 C、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D、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上一页 618 619 620 621 6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