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1)、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b管相连的是电源的(填“正”或“负”)极;a管产生的气体是。
②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mL。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写出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作用。(1)、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从含量角度: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_______。A、0.03% B、0.94% C、21% D、78%(3)、从环保角度: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4)、从应用角度: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从微观角度解释,在空气液化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填“分子的间隔”或“分子大小”)。(5)、如图为实验室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填“白烟”或“白雾”),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用化学用语填空。(1)、1个氢离子。(2)、1个氧分子。(3)、4个硫原子。(4)、磷元素。(5)、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6)、氧化铝。
-
4、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A、+5 B、+3 C、0 D、+1
-
5、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的添加剂,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D、柠檬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7、将一段去除氧化镁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为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九(1)班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
①
②
③
④
镁条质量(g)
1
1.5
2
2.5
实验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白色沉淀量(恢复至20℃)
无
少量
较多
很多
(1) 4支试管中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的原因。
[得出结论]
(2)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量与有关。
[提出问题]
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在氯化镁溶液中,镁能与水常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猜想与假设]
甲: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镁
乙: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氯化镁增多析出的晶体
丙:白色沉淀可能是剩余的镁
丁:白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镁
(3)其他同学认为甲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
[实验验证]
序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第一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振荡
(4)沉淀溶解(选填会或不会)
乙同学猜想不成立
2
取第二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5)
丙同学猜想不成立
3
①取第三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
②向所得溶液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①白色沉淀不溶解
②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①丁同学猜想不成立
②白色不溶物定含
(6)元素
[实验结论]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得出白色沉淀物是Mg2(OH)2Cl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HCl+2H2O=Mg2(OH)2Cl2+2H2。
-
8、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红磷盛放在燃烧匙内,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并塞上胶塞.
(1)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由此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写出相关的化学表达式 .
(3)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4)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5)结果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21%,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有(写出一点即可)
(6)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 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 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
9、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解答下列问题:(1)、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是(填微粒符号);(2)、①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试剂常用(填物质名称),该物质起作用。
②进入用户的自来水,在饮用之前要将其 , 目的是除去可溶性离子和杀菌消毒。
③净水盐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Na2FeO4 ,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此物质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④除去不溶性杂质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填字母)。
A.用玻璃棒引流
B.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C.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D.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3)、①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a管和b管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②关于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该变化中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IA
0
一
1 H
1.008
ⅡA
ⅢA
ⅣA
V A
ⅥA
ⅦA
2
4.003
二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l
6 C
12.01
7 N
14.0l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三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比较(填“稳定”或“不稳定”);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3)下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
-
11、图①、②是碳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碳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 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表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2)、D元素与E所代表的元素可形成一种化合物,其化学式为;(3)、C的原子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理由是。
-
1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占78%,氧气的质量分数约占21% B、红热的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利用红磷可以测量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D、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
-
13、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其中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锂元素(Li)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锂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Mn的化合价从+4降低为+3 D、LiMnO2为锂、锰的氧化物
-
1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
-
15、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已知葡萄糖放出约16kJ的能量)。请回答:(1)、葡萄糖是由(填数字)种元素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数目比为(填最简整数比)。(3)、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4)、一般人每行走1km,大约需消耗170kJ的能量。假设这些能量全部来自葡萄糖。小明同学步行5km,大约需消耗(取整数)g葡萄糖。
-
16、水是生命之源,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1)、某同学将公园里浑浊的水样倒入烧杯中,静置一会儿后,进行过滤(如图1),请回答:
①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末端尖嘴部分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②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一条)。
(2)、“生命吸管”(如图2)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净水流程如图3所示(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超滤膜的作用是。A.去除有害细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色素和异味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3)、经“生命吸管”处理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检验。在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硬水在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4)、电解水实验(如图4)中,常用检验玻璃管a中的气体,该实验可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试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气体。(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后同),收集装置应选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为。若用高锰酸钾和装置A制取氧气,你认为还缺少。(4)、装置C与B相比,优点是。
-
18、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 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1中共有种元素,中n=。
②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
③A和C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图2是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生成物丙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②在化学变化中,(选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
-
20、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氧气液化——分子间隔变小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