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用废旧玻璃瓶与硬质玻璃管等用品设计如图装置,完成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1)、仪器b名称是。(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3)、打开弹簧夹、 , 关闭 , 用注射器向盛有二氧化锰的A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检验B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5)、向C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将D中红热的木炭移入B中,塞紧胶塞,打开 , 观察到的现象:B中木炭燃烧发出白光,C中。对比木炭移入B前后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6)、对该装置评价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a.废旧物品再利用
b.可完成的制取和检验
c.可控制反应速率
d.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
2、 合理利用化石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有利于能源结构优化。(1)、据图分析,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最大的能源是 , 写出一种“其他能源”。(2)、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的产品是(填序号)。
a.汽油 b.煤油 c.乙醇 d.液化石油气
(3)、用天然气代替煤的优点是。(4)、焦炭可与超临界水反应制备 , 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600kg碳的焦炭最多制备的质量是多少? -
3、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1)、分别灼烧两种纤维,闻到烧毛发焦糊味的是(填“涤纶”或“羊毛”);羊毛面料中加涤纶的优点是。(2)、米饭富含(填“糖类”或“维生素”);向盛有发热包(主要成分是CaO)的饭盒里加水,给米饭加热时,注意的安全事项是。(3)、石墨烯地暖核心材料是石墨烯电热膜,供暖时电能转化成;经新风系统净化后的空气,含量明显降低的是(填序号)。
a.氧气 b.氮气 c.可吸入颗粒物
(4)、飞行器机身使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填“复合材料”或“合成材料”);航标灯和频闪灯常充入稀有气体,利用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是。 -
4、 《史记正义》记载“垦畦浇晒”产盐法,过程如图。卤水含大量和NaCl等物质,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1是NaCl,晶体2是 B、“过箩”到“晒制”,NaCl的质量分数一直变大 C、“母液”中含有和NaCl D、降温结晶可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
5、 初中化学常见纯净物M、甲、乙、丙、丁,其物质类别、部分元素化合价及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相互反应,“→”表示一步转化)。甲、乙、丙、丁含同种元素,丁的溶液呈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对应的物质类别X一定为盐 B、反应①可判断甲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 C、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一定相同 D、反应①~④体现了M溶液中有
-
6、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并用该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稀溶液,可能用到的仪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6%的溶液选择仪器①③⑤⑥ B、将NaCl固体倒入量筒中溶解 C、稀释时,用量筒量取48.5mL水 D、量取6%的溶液时仰视读数,所配稀溶液浓度偏大
-
7、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后,处理反应混合物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回收大理石
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罩有滤网的烧杯中,洗涤、晾干
B
验证滤液中有盐酸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镁条
C
除去滤液中的盐酸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
D
从滤液中获取碳酸钙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
8、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用甲烷与二氧化碳合成乙酸,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乙酸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消耗的甲烷与生成的乙酸质量比为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
9、 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 B、钙离子: C、4个氯原子: 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10、 徐寿在《化学鉴原》中命名并介绍多种元素,钠元素和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质量为32.06g C、钠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 D、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
11、 青蒿琥酯可治疗疟疾,下图是青蒿琥酯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药品名称】青蒿琥酯片
【主要成分】青蒿琥酯 化学式:
【剂型规格】每片含青蒿琥酯50mg,12片/盒
【用法用量】口服首次2片,一日2次,每次1片,连服5日
注意事项】1.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肝肾功能不全者谨慎使用
A、青蒿琥酯由55个原子构成 B、青蒿琥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疟疾患者均可服用青蒿琥酯片 D、连服5日,最多服用青蒿琥酯550mg -
12、 学习小组在劳动实践中用木材生火做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引燃木材——升高木材着火点 B、冒出黑烟——木材燃烧不充分 C、架空木材——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 D、沙土盖灭——使木材与空气隔绝
-
13、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如图,下列操作符合安全规范的是( )A、连接仪器——将试管抵住实验台,用力塞紧胶塞 B、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试剂所在部位加热 C、结束实验——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D、整理复位——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清洗
-
14、 《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提倡“守碧水,润蓉城”。有关保护水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 )A、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B、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
15、学习小组开展“调查成都特产香花醋”的实践活动。
观流程:研磨粉碎、上笼蒸煮、入瓮发酵、加水调配、消毒杀菌、转移装坛;闻气味:酸香浓郁,醇厚独特;辨用途:增香调味,用途广泛。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制醋流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研磨粉碎 B、入瓮发酵 C、加水调配 D、转移装坛(2)、闻到醋香,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分成原子(3)、醋用途广泛,关于醋的用法不恰当的是( )A、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B、中和皮蛋的碱性 C、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D、治疗胃酸过多症 -
16、小苏打是烘焙蛋糕时常用的膨松剂,它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同学用100g含小苏打的膨松剂(杂质不参与反应)进行加热实验。(1)、100g膨松剂中的质量为g。(2)、计算充分加热后生成碳酸钠的质量。
-
17、
碱水粽是传统美食,制作时需用草木灰(主要含)浸泡糯米,使粽子口感黏软。古人通过“以水淋汁”的方法制得碱性浸出液,结合现代化学知识,探究其科学原理。
任务1:制备草木灰浸出液
(1)操作:将稻草烧制成草木灰,再将草木灰与水混合搅拌,静置后通过(填操作名称)分离出澄清液体。
任务2:检验浸出液中的
实验设计:为证明草木灰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锥形瓶内有气泡产生,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3:探究碱水对糯米的影响
【实验对比】实验组:糯米用草木灰浸出液浸泡。对照组:糯米用等量清水浸泡。6小时后观察,实验组糯米体积膨胀更明显,触感更黏软。用pH试纸测定浸出液pH约为12,说明其呈碱性。
(3)推测碱性环境促进糯米中的主要成分(填“淀粉”或“蛋白质”)的水解,生成小分子糖类,使粽子更甜软。
任务4:探究草木灰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溶液呈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引起的;
猜想Ⅱ:溶液呈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引起的。
【进行实验】
(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1支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3mL饱和草木灰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溶液至过量
溶液先变红,滴入溶液至过量,
溶液呈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引起的
(5)写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滴入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与结论】
(6)草木灰的用途有很多,先秦《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练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说明古人用“栏灰”处理丝帛是利用草木灰的碱性实现(填“杀菌”或“去除油脂”)。
-
18、如图是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关的实验。(1)、实验一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溶液变色,本实验中用两支试管的目的是。(2)、实验二中,滴入稀盐酸后,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两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
19、纳米氧化铁因其独特的性质,在生物医学和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其生产流程:(1)、流程中使用的甲苯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纳米氧化铁比普通氧化铁催化效果更好,原因是。
-
20、小华以爆炸盐(遇水会产生和)和为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简易制氧机。(1)、加料后,左舱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右舱中的水不仅可以过滤杂质,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变得湿润,还可以根据来判断产生氧气的速率。(3)、验证出气口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则证明是氧气。(4)、选择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反应原理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填字母)。A、原料是否价廉易得 B、所制取气体的化学性质 C、反应速率是否适中 D、制得的气体是否纯净 E、实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 F、是否安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