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3)、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元素符号)。
-
2、围炉煮茶、月下赏桂和新田血鸭都是人们喜欢的休闲交友待客方式。(1)、“围炉煮茶”时常用木炭作燃料,木炭主要成分碳的化学式是。(2)、“月下赏桂”时闻到了桂花的清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3)、"新田血鸭"在鸭血中加入食盐,请写出其主要成分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3、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耗氧量情况,足量蜡烛和红磷分别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4% B、红磷燃烧过程中,b点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含量最高 C、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0% D、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红磷耗氧量较多
-
4、“大象牙膏”是著名的科学兴趣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二氧化锰和发泡剂加入容器中,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涌出像喷泉一样的柱状泡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改变 B、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也会分解 D、二氧化锰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
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6、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
D、
-
7、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未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在液面下盖上玻璃片
-
8、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
D、称量物体
-
9、2023年8月16日,中国科学家团队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人工合成葡萄糖(C6H12O6)。既能满足人们对糖的各种需求,又可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全部转化为葡萄糖)(1)、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多少千克葡萄糖中所含的碳元素与176k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
10、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生活中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猜想与假设】根据已知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和生活经验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实验探究】
(1)针对上面的猜想,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的实验探究方案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Ⅰ
将一小块果肉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果肉变色
猜想①
Ⅱ
将一小块果肉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
果肉
猜想②不成立
Ⅲ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个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将其中一个集气瓶放入热水中,观察集气瓶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热水中集气瓶内的果肉先变色
猜想③成立
【结论】:
(2)由实验Ⅲ可知,苹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应用】
(3)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
1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实验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的装置组合为(选填字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3)、实验室也可以选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实验室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为了探究氧气的性质,小花将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A、B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A中燃烧比在B中燃烧更旺。由此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
-
12、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水资源短缺会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请写出家庭中可采取的一种节水措施:。(3)、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不利于保护大气的做法是________。A、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 B、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大气污染 C、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 D、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
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游离态是指元素以单质存在的状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
程。氮元素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元素,也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
氮的固定有天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天然固氮包括自然固氮和生物固氮。自然固氮最典型的就是“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这是因为在放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O),NO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二氧化氮(NO2)。NO2是一种红棕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和水作用生成硝酸(HNO3)。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人工固氮主要是针对生物固氮而言,工业上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合成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将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气,这是氮肥工业的基础。
(1)、请标出硝酸(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2)、写出工业上合成氨的符号表达式:。 -
14、学习化学要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下图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2)、A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3)、在B、C、D、E中与A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填序号)。(4)、氧元素和氯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
-
15、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所示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变化Ⅰ的符号表达式。(2)、变化Ⅱ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由图示得出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 , 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
16、学习化学既要“见著知微”又要“见微知著”。成千上万种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A~F)中,所盛物质表示化合物的是(填标号)。(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微粒名称)。(3)、在铜、二氧化碳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17、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所示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A、
B、
C、
D、
-
18、下列关于Al、Al3+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数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化学性质Al3+比Al稳定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
19、水是生命之源,为了探究水的组成,用下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此实验结论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A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
20、学习化学反应类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区分不同的化学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 B、C2H5OH+O2CO2+H2O C、Zn+H2SO4→ZnSO4+H2 D、KClO3KCl+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