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2)、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填数字序号)。

    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③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

    (3)、实验结束后,水能进入集瓶中的原因是:
    (4)、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5)、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红磷的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铁丝 C、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D、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实验中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2)、图B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图C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的原因是
  • 3、利用精盐水生产氢氧化钠(NaOH)、氯气(Cl2)和氢气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信息:氢氧化钠溶液是用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混合物。

    (1)、精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的化学式
    (2)、氢氧化钠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E、氧化物
    (3)、电解槽中,氯化钠与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两种气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此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4)、氢气与氯气可以化合形成一种常见的化工产品。推断该产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5)、蒸发器中发生的是(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但某些地区确实出现过农药残留超标事件,让一些人“谈药色变”。怎样科学地减少果蔬中的农药残留呢?

    有些农药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会加快。例如,通过在沸水中焯或使用蒸、炒等烹饪手段可以去除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

    部分农药在空气中能够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一些易于保存的农产品,如胡萝卜、南瓜、土豆等,可以在室外存放一定时间来减少农药残留量。有科研人员监测了番茄中三唑酮(C14H16ClN3O2)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的分解情况,如图1:

    去皮可以有效减少果蔬中的农药残留。但部分果蔬不容易去皮,如生菜、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重要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可利用洗菜机或加入洗涤盐等方式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有人比较了利用不同方法去除黄瓜中嘧菌酯农药残留的效果,如图2所示。

    可见,减少农药残留的关键是认识物质的性质。可基于农药的不同性质,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去除。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沸水中焯蔬菜可以去除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这是利用了氨基甲酸酯类物质(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三唑酮(C14H16ClN3O2)由种元素组成。
    (3)、依据图1,影响番茄中三唑酮残留量的因素有
    (4)、为了最大量地去除黄瓜中的嘧菌酯,在清洗黄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为了防止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 B、采摘瓜果后,建议清洗干净再食用 C、削去果皮,也能减少农药残留 D、利用农药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残留量
  • 5、钙是人体必僪的营养元素之一、人体缺钙时可适当使用补钙剂,碳酸钙(CaCO3)、乳酸钙(C6H10CaO6)是补钙剂中常用的两种含钙物质。
    (1)、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C6H10CaO6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3)、从钙元素质量分数的角度推断,用做补钙剂效果更好。
  • 6、洁净的空气对动植物非常重要。
    (1)、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积极植树造林 B、鼓励私家车出行 C、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PM2.5 B、CO2 C、SO2 D、NO2       E.N2
    (3)、大气中的臭氧(O3)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①臭氧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臭氧还可用于除去甲醛(HCHO),反应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下图为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在方框内补全相应的微粒图示

  •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CO2

    证明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用火柴梗比较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证明氨分子能运动到酚酞溶液中

    A、A B、B C、C D、D
  • 8、甲烷(CH4)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B、甲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
  • 9、千金藤素(C37H38N2O6)是一种能促进白细胞增生的药物成分,需低温、避光、密封保存。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氮分子 B、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 C、属于氧化物 D、在高温、见光的条件下可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 10、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春天的公园里,花香芬芳迷人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C

    将等质量的品红分别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

    分子的体积受热膨胀

    D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A、A B、B C、C D、D
  • 11、下列操作中,能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伸入燃着的木条 D、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 1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 13、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装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C、刚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时,便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完毕,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登山、潜水 B、氮气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C、液态氮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D、氮气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 16、下列说法中,不能用下面图示加以说明的是

    A、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 1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AlO B、氢氧化钙Ca(OH)2 C、氯化铁FeCl2 D、高锰酸钾K2MnO4
  • 1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量取液体 C、给液体加热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19、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液态空气 B、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 D、二氧化锰
  • 20、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五星红旗在月背成功展开。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六号探测器钻杆主体采用铝基碳化硅材料。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制作嫦娥六号月背展示国旗的原材料是玄武岩。玄武岩的组成元素有硅、铝、铁、钙等,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B、 C、 D、
上一页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