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图甲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空。
(1)、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的值为。(2)、图甲中与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
2、某气态纯净物X与CO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还能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现取足量X完全还原160g氧化铜,测得仪生成铜、水、二氧化碳三种物质,质量分别为mg,18g和22g。(已知:气体X中不含铜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需要X的质量为8g B、气体Ⅹ与氧化铜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该反应中碳和铜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体X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
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镁在氧气中燃烧
-
4、利用空气制取氮肥(NH4NO3)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中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单质X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是H2 C、Ⅲ中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D、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如图是通过铟(In)基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由两种元素组成 B、铟(In)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反应前后的分子总数之比为3:2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22:3 -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多少
B、收集氧气并验满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向水中加入明矾能使杂质沉降
-
8、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时白磷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C、实验结束后左侧玻璃管中水面约上升至“1”刻度处 D、用木炭代替白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
9、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蜡烛熔化变成液态石蜡 B、在蜡烛燃烧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火焰分三层 D、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
-
10、
小丽家里的下水道被毛发、食物残渣等杂物堵塞了,她爸爸买了一瓶管道通回来,经过短时间的浸泡使用,堵塞的下水道很快就疏通了。管道通是怎样使堵塞的下水道重新疏通呢?小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决定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管道通的成分及性质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管道疏通剂的说明书,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是NaOH固体与Al粉
2、NaOH溶液会与Al发生反应生成NaAlO2
【实验模拟】
(1)在实验室里,小丽取出了一些NaOH固体和Al粉混合后,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到反应刷烈,有大量气泡产生,且试管壁发烫。对于试管壁发烫的原因,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可能是的原因,也可能是的原因。【猜想与假设】
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什么气体?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2)小李认为该气体是氧气;小张认为是氢气。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验证假设】
(3)丽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气体的收集方法叫。
(4)小李拿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满气体的B试管中,观察到小木条 , 证明他的假设不正确。而现在发现B试管中的气体能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该实验现象证明了小张的猜想是正确的。经实验确定A试管中反应后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原理分析】
对于A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原因,大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猜想。
(5)小李认为,Al的金属活动性排在H之前,所以置换出NaOH中的“H”。但他的观点遭到大家的反对,因为。小丽猜想是Al的性质比较特殊的原因,经过网络查找,大家终于弄明白了疏通反应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化学知识。
【交流反思】
(6)根据上述实验及NaOH的性质,请你提出一条保管或安全使用管道疏通剂的建议:。 -
11、日本核灾难后,清洁煤电受到追捧。我国已成功运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使液态二氧化碳成为最终产品。(1)、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更环保的碳基钾肥,如碳酸钾等。碳酸钾中的阴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2)、该技术的重要一步是在低温条件下用化学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控制低温条件的原因是 , 所用化学溶剂可能是(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12、图甲装置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可用KMnO4制取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欲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O2 , 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能用E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 , 用该装置收集CO2 , 验满的方法是。(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甲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5)、图乙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O2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O2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瓶内装满O2 , 要将O2排出,水应从a端管口通入 -
13、发展利用太阳能可以推进节能减排,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原料,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 , 石英砂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流程②的化学方程式: , 流程②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答出一种即可)(3)、写出副产品CO的一种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4、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金,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下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①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②反应区中,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③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15、我国取得新冠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饮食、材料、医疗等热点话题都与我们化学密切相关。(1)、饮食中的化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要合理搭配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常喝豆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表是豆浆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请据表回答: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钙
铁
维生素
质量分数
1.8
0.7
11
0.01
0.0005
0.015
①豆浆中含有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预防。
②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不能供给人体能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是。
(2)、材料中的化学。①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制成的熔喷布,聚丙烯属于。(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②修建火神山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耐腐蚀,铝的活泼性比铁强,但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
(3)、防治中的化学。某消毒液稀释后pH=6,则稀释前其pH(填“>”、“=”或“<”)6。 -
16、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60℃时,往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欲使硝酸钾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取的方法是(任写一种即可);(4)、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加入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推测乙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
17、2025年长安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1)、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A、氢能 B、汽油 C、生物质能 D、天然气(2)、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作未来新能源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含有水合物;(3)、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有望应用于汽车工业,其原理是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储量告急,针对此现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8、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①铵根离子。
②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其中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填序号,下同),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①2S ②NO2 ③Mg2+ ④2CH4
-
19、下列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内容
举例
A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2)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B
俗语中的化学
(1)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2)真金不怕火炼:描述的是金的物理性质
C
化学常识
(1)“绿色食品”指无污染的的食物
(2)“白色污染”指白颜色垃圾造成的污染
D
化学实验安全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
(2)鉴别化学药品可以品尝
A、A B、B C、C D、D -
2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 19 C、x的值是7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