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分子不同
C
铁质暖气片表面涂铝防锈
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D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A、A B、B C、C D、D -
2、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在防治新冠肺炎中作用显著,其主要成分之一的绿原酸的化学式为C16H18O9 , 请计算:(1)、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绿原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70.8g绿原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g。
-
3、阅读下列材料,按下列要求填空。
材料一 酒精(C2H5OH)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材料二 随着城市空气污染的加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规定所有机动车在尾气系统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1)、酒精由种元素组成。(2)、请根据“材料一”,指出酒精的物理性质(任写1条)。(3)、写出“材料二”中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1的名称是;(2)、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硬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软化硬水。 -
5、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7、已知反应A+B=C+D,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140g,则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A、60g B、80g C、90g D、120g
-
8、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制取出最多量氧气的是A、H2O B、H2O2 C、KMnO4 D、KClO3
-
9、
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C与B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
(2)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用(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序号)。
(4)纯碱产品中可能含有NaHCO3杂质,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将m1g产品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得出结论:产品中含有NaHCO3。

【定量分析】
(5)将产品加热至恒重(发生反应为),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m2g,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用含有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
-
10、云南省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金属资源丰富。(1)、云南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物质主要由金属制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大理民间扎染
B、
古滇国青铜器
C、
玫瑰鲜花饼
D、
普洱茶
(2)、云南是银器打造制作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从历史资料看,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云南的土著民族就已经制作精美的银器。金属的开发利用时间越早,其化学性质越(填“活泼”或“不活泼”)。(3)、由图所示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4)、云南省矿物种类比较齐全,储量很丰富,但是矿物不能再生。请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5)、如图,研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
①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要验证铜、铝、银的活动性顺序,不必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6)、向一定质量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两种 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7)、某铁合金含Mg、Zn、Cu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向5.6g该合金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0.2gH2 , 则该合金的金属组合可能有种。 -
11、回答问题(1)、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6个一氧化氮分子:。
②写出镁离子的离子符号:。
③4个硫原子:。
④纯碱的化学式:。
(2)、下述流程对于解决能源问题有重大意义。①“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图所示流程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所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③反应Ⅰ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12、回答问题(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泥土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2)、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西瓜汁显碱性 B、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苏打水显酸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水(3)、图为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t2℃时,把30g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g溶液。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t1℃时,对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处理,A中有溶质析出而C溶质不析出
B.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4)、下列各组离子在pH<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B、 C、 D、(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操作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
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C、
一定量NaOH溶液加水稀释
D、
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6)、如图所示,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用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D、图乙曲线d点溶液中阳离子只有Na+ -
13、化学使生活变得绚丽多彩。(1)、衣:运动服中高科技材料石墨烯的使用,解决了超低温户外环境下运动员的取暖难题。石墨烯是由(元素名称)元素组成的单质。(2)、食: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包粽子的馅料有多种食材,包括糯米、瘦肉、蛋黄、食盐、猪油等,上述馅料中缺少的可以调节新陈代谢且预防疾病的营养素是。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了活性炭的性。(3)、农:常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4)、行:冬奥会会务用车均使用氢能源汽车,基本实现了碳的零排放。相比于化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只写一点)。
-
14、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甲烷 B、铁在该实验中起催化剂作用 C、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 D、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
15、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三种化学物质,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转化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反应物已经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乙可以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 B、若甲、乙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丙可以是最清洁的能源 C、若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乙、丙的水溶液可以是蓝色的 D、若甲是硫酸铝,三者之间的转化都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
16、下列操作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法
A
鉴别NaOH和Na2CO3溶液
分别加入稀盐酸
B
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观察现象
C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D
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
先加水溶解,配制成热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干燥
A、A B、B C、C D、D -
1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碱溶液的pH>7,但pH>7的溶液可能不是碱 B、一种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18、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3所示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查阅资料:物质A由硫元素与氢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的化学式为H2S,其水溶液中含有大量OH- B、物质B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光 C、物质F的钡盐不会被胃酸溶解 D、实验室常用物质E的浓溶液来干燥氨气 -
19、市场上畅销的黄桃,营养价值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清除胃肠道废物,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还具有润喉去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黄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C、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维生素C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20、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确认铝是一种食品污染物,并建议对其进行控制。关于铝(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3 B、铝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