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 B、分别向等质量Mg和Al中,加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C、分别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100g9.8%的稀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
  • 2、将一定量的铁粉和锌粉加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 , 一定不含有Ag+ B、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没有Zn和Fe C、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AgNO3溶液的质量 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档案文件着火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火灾现场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会燃烧
  • 4、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①②④属于原子,③属于阴离子 C、②③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 5、化学中常用“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向“→”所指方向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连线”表示两端物质可以反应。如图为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箭头可以改为连线 B、反应②中碳单质发生氧化反应 C、反应③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D、反应④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 6、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丁分子个数比为1:1 B、甲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丁属于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
  • 7、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开州拥有较多的水资源,开州市民的下列说法、做法中,不符合世界水日主题的是
    A、在水资源治理中,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B、在汉丰湖上,大量增加旅游船只、湖上餐厅,促进经济发展 C、勒令沿湖附近污染大、排污不合格的化工厂立即整改 D、禁止向湖中投放有毒有害物品和其他生活垃圾
  •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里装固体粉末 B、称量烧碱 C、测定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 9、关于下列诗句中的描述,其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10、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少量氢氧化钠,技术人员欲测其含量。取废水2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结果如图所示: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通过计算判断该废水是否可以直接排放(排放标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0.001%),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20g上述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g。
  • 11、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物质,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加热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现象,步骤①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 (填化学式),环保处理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

    A.浓硫酸             B. 食盐水            C. NaOH溶液

    (2)、写出步骤④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 ,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填“高”或“低”)。
    (4)、溶液C中的溶质有。取少量的溶液C,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填序号)。

    A.硫酸镁               B.硫酸锌               C.硫酸铜               D.硫酸

  • 12、

    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

    I.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 HCOOH;

    Ⅱ.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Ⅲ.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对蚁酸隔绝空气并加热,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填化学式);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①猜想I:该气体是 CO2;猜想Ⅱ: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 A 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填“成立”或“不成立”);

    ③若猜想Ⅱ成立,则实验时装置 C 中的现象是;发生化学方程式是

    ④实验时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交流】

    (4)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

  • 13、某化学小组选用如图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若实验室要加热KMnO4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选取组合装置制取CO2 , 用此方法制得的CO2中混有水蒸气,为了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可在装置之间连接F装置,导管口a应连接 (填“b”或“c”),此时F装置中盛装的试剂为
  • 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具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连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 15、如图是某物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 会有晶体析出 B、t0时,溶解度大小从大到小是C>A=B C、t1时,B、C饱和溶液降温到t0 , B溶液浓度小于C溶液浓度 D、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0%
  • 16、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C、该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H2O D、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含有两种微粒
  • 17、新房装修过后,人们通常不会马上入住而是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养殖一些绿色植物。目的在于使甲醛含量降低,甲醛(CH2O)又称蚁醛。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4 C、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67% 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
  • 18、如图是某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盐”属于混合物 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开始炖炒时就加入碘盐效果更好 D、存放碘盐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 19、下列图示可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4∶1 D、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 20、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下图。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 B、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 C、人体中锗是常量元素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
上一页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