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钠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由保持
-
2、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 B.2Al3+:2个铝离子
C.3S2-:3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D.3CO2:
-
3、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4、纳米催化剂可以应用于二氧化碳的转化,下图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各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发生反应时,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3或3:2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总数都不发生改变 -
5、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钩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铷元素(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的类似 C、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 D、铷元素在化合物中易显-1价 -
6、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装置几分钟后,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更环保 C、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下方的棉花团会先变色 D、用图2的装置可以得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结论 -
7、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途,以下性质和对应用途的描述均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性质
物质用途
A
氧气易溶于水
使鱼能在水中生存
B
氧气具有助燃性
用于火箭燃料
C
液氮汽化吸热
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手术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A、A B、B C、C D、D -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分解:H2O2H2↑+O2↑ B、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
9、下列符号,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 B、H C、O D、N
-
10、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钴、镍等金属。镍元素的符号为A、Zn B、Ni C、Hg D、Ag
-
11、名画《千里江山图》中令人惊艳的青绿来自于(碱式碳酸铜)。现某碱式碳酸铜样品中混有部分氯化铜固体(不含其他杂质),为探究其含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 , 不与反应)。请计算:
(1)、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 , 下同)(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3)、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 -
12、
蔗糖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样品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蔗糖的组成可能含有碳、氢、氧元素。
【实验验证】
(1)方案一:慧慧取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分别用干冷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到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证明一定有氢元素: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填名称)元素。
【质疑反思】月月认为该方案不能得出完整结论,于是用方案二再次证明。
方案二: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再点燃酒精灯加强热。

(2)若观察到小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经测定生成气体中只含有水),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填名称)元素。
(3)实验结束后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残留有黑色固体,经证明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先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后向管内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拓展交流】
(4)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5)事先称得方案二中玻璃管质量为 , 取用蔗糖质量为 , 实验结束之后称得玻璃管和剩余黑色固体总质量为 , 且蔗糖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单质碳的质量为 , 蔗糖分子的化学式为。
-
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利用A装置制氧气时,还需要做的改进是。(3)、若用装置C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氧气的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C、氧气具有助燃性 D、氧气不易溶于水(5)、实验室常用加热浓盐酸(的水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氯气。已知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则氯气的制取装置为(填字母,A—F中选择)。用G装置收集氯气时,气体应从(填“a”或“b”)管通入。 -
14、氧气和水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需物质,如图所示是空间站内水气整合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1)、过程①:航天员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可被分子筛设备阻拦从而分离出来,其原理类似于净水方法中的操作。(2)、过程③: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3)、过程④:二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4)、在上述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15、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历经半个多世纪,南水北调工程世纪答卷改变了中国的供水格局。(1)、“南水”工程助力某些地区告别了生活用水高氟的历史,这儿“氟”指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2)、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生活用水的处理流程,老师带同学们参观了附近的自来水厂。其中明矾的作用是。(3)、若要降低自来水的硬度且同时得到纯度较高的水,则实验室可以选择的方法是。(4)、水是由什么组成呢?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卡文迪什将“易燃空气”在纯氧中点燃产生了淡蓝色火焰且出现水雾。随后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在高温下又重新得到了易燃空气,同时产生了一种黑色的固体氧化物,得出结论:水不是一种元素。
①“易燃空气”指的是(填名称)。
②请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16、《齐民要术》中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2022年我国科学家发明了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生成醋酸的新方法,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2)、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醋酸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醋酸各元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醋酸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D、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3)、利用原理也可以高效制醋酸,现用两种方法制得等质量的醋酸,则第一种方法和此方法所需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
17、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为 B、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铷位于第五周期 D、化学性质与C相似(2)、图二中A—D一共有种元素;(3)、点燃D元素形成的单质时,集气瓶中加水的作用;(4)、请写出由C、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8、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氖原子。(2)、氮气分子。(3)、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将水电解一段时间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一定量红磷与氧气
A、A B、B C、C D、D -
20、下列知识整合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食品包装时常用铁粉作脱氧剂,利用了铁的缓慢氧化
B.鉴别
区分两瓶无色液体(双氧水和水):加红砖粉末,观察现象
C.除杂
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不能将海水淡化
D.安全
验纯氢气:靠近酒精灯火焰时,若无声音,说明收集到了纯净的氢气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