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静止不动的 B、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a和c的个数相等,电性相反 C、原子中a、b、c的个数一定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b上
  • 2、“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Rb原子的中子数为37 C、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 3、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可能是

    A、冰水共存物 B、牛奶 C、海水 D、稀有气体
  • 4、拉瓦锡利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空气成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曲颈甑和汞槽中的汞的作用都是为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B、将曲颈甑中的汞换成木炭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C、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则说明空气为混合物 D、结束加热后立即测量玻璃钟罩中汞柱上升高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 5、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B、带走没有喝完的瓶装矿泉水 C、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 D、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冲厕所
  • 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气占空气质量的78% B、食品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利用了其通电发光的化学性质 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 7、“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转移蒸发皿 B、闻气味 C、点燃酒精灯 D、给液体加热
  • 8、下列化学家与成就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 B、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论 C、门捷列夫创立分子学说 D、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 9、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制得了许多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用品。下列用品的出现,体现我国古代化学成就的是

    ①人面鱼纹彩陶盆   ②四羊青铜方尊

    ③造纸                 ④高强度芳纶复合材料

    ⑤火药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
  • 10、

    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会改变
    C. 过氧化氢溶液中不加二氧化锰,不会放出氧气
    D.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验证,完成下列各题。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对比步骤________(填序号)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步骤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种类和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的影响。

    如图2,称取催化剂置于三颈瓶中,塞紧胶塞,用注射器将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注入。测定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所用的时间,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初始温度/℃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所用时间/s

    30

    二氧化锰

    0.03

    8

    30

    氯化铁

    0.03

    32

    30

    氯化铁

    0.04

    29

    30

    氯化铁

    0.05

    28

    30

    氯化铜

    0.03

    3364

    30

    氯化铜

    0.04

    837

    30

    氯化铜

    0.05

    464

    注:①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过氧化氢已完全分解。

    ②在可控范围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催化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6)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________(填催化剂名称)。

    (7)对比实验⑤⑥⑦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 11、

    氧气的制取

    (一)工业制取氧气

    (1)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主要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方法是利用了液氧和液氮的不同。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D中仪器②的名称为

    (3)实验室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标号,不考虑装置F)。

    (5)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a”或“b”)口进入F中。验满方法是

  • 1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氨气(化学符号:NH3)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它的刺激性气味,其实NH3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NH3与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

    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

    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50g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 , 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3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二)NH3与无机化工

    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剂.实验研究表明,CO2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CO2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NH3的物理性质(答出2点)。
    (2)、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水的结合过程属于(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依据图1回答:

    ①当温度为40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

    ②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填“增大”或“减小”)。

    (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 . 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是
    (5)、下列关于氨水吸收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不含CO2 B、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对CO2脱除率没有影响 C、反应温度低于40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CO2的脱除率.
  • 13、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2)、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①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通电后,观察到甲乙试管内的现象有

    ②若甲试管中产生气体N,则甲乙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 a应连接电源的极(填“正”或“负”)。

    ③图3是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理解错误的是

    A.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B.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示意图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 ②表示的是

    (2)、根据部分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①图a—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图b代表的微观粒子可用符号表示。

    ③图d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失去”或“得到”)。

    ④图a与e属于同种元素,其根本的原因是它们的相同。

    ⑤图f中的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图中“22.99”表示的是该元素的

  • 15、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按要求填空。

    ①图1中的仪器可作为少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填仪器序号)。

    ②量取一定量的水,图1还需补充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量取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其体积为mL。量取时,若仰视读数,则水的实际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读数。

    ③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若要分离水和二氧化锰,需要选择的仪器有H、D、(填仪器序号)。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可能出现的现象如图3所示。如果气密性好,很快会出现的现象是(填字母,下同);松手冷却一会儿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3)、图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该实验中不涉及的提示图标是(填字母序号)。

    A.明火   B.用电 C.热烫     D.洗手

  • 16、在催化剂作用下,氮气N2和氢气H2反应生成氨气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和氢气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氨气具有氮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 D、氮原子和氢原子是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17、下图中黑色圆圈和白色圆圈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 1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加入明矾加速杂质沉降 B、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属于化学变化 D、最后净化的水为纯净物
  • 19、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碳+氧气二氧化碳
  •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氦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氧气用于炼钢 C、氮气用作保护气 D、酒精用作燃料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