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亚铁离子可表示为
    (2)、标出氧化铝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3)、河南博物院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的2个分子表示为
  • 2、下图表示一定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过程。则y不可能表示

    A、分子的总个数 B、元素的总质量 C、原子的总个数 D、物质的总质量
  • 3、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丙一定是化合物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4、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通过闻气味区分氨气和氧气 B、利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C、通过蒸干看残留物区分自来水和纯净水 D、利用颜色区分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6、“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中含有橙花醇(化学式为C10H18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4g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0:18:1
  • 7、化学实验的现象精彩纷呈。以下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火星四射 B、木炭伸入氧气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用浓氨水和酚酞溶液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浓氨水变红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烟产生
  • 8、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9、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冰水混合物不属于
    A、单质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 10、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的是
    A、空气 B、氨气 C、金刚石 D、食盐水
  • 11、同学们在安全教育日活动中制作了一批标识。学校存放75%酒精消毒喷雾的房间应张贴的标识为
    A、 B、 C、 D、
  • 12、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物质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二氧化氮 B、细颗粒物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 13、“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下列古代先民的制作活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甲骨刻文 B、冶炼青铜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
  • 14、将6克硝酸钾完全溶于54克水中,并将形成的溶液平均分成三份,计算:
    (1)、根据溶液的均一性,任取其中一份,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另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克。
    (3)、取最后一份溶液,将其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5、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以下有关溶液的实验探究:
    (1)、甲同学进行了“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分别注入10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固体各2.0g,充分振荡。测得其中一种物质水溶液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该曲线图描述的物质是

    ②下列关于该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的解释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溶质分子(或离子)在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时,只放出热量

    B.溶质分子(或离子)在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时,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2)、乙同学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计算: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水mL(水的密度是1.0g/mL)。取用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字母)。

    A.50mL量筒   B.100mL量筒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②称量:在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左,此时他应(填字母)。

    A.增加适量氯化钠                 B.减少适量氯化钠

    C.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D.增加砝码质量

    ③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④存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填“细口瓶”或“广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⑤反思: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有(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C.配好的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出

    D.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实验过程中装置a的作用是。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是(只写一条)。
    (2)、图乙实验为氢气燃烧。通过实验观察到火焰呈色,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7、水是生命之源,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a管产生的气体是 , 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mL。

    (3)、结合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8、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做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0g、15g、10g、5g的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题(填字母)。

    (1)、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填“能”或“不能”)全溶解。
    (3)、若C中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那么上图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
  • 19、“沉淀”、“过滤”、“吸附”是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图1为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图2为简易净水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X试剂为絮凝剂,常见的有明矾 B、步骤①②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步骤④目的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水
    (2)、自来水厂净水时加入氯气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也可以使用“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代替,标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3)、图2是简单的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层利用的是活性炭的性。该装置要使水能被充分净化应从(填序号)口进水。
  • 20、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A粒子形成离子的符号表示为
    (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