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角度分析“桂花飘香”的原因。(2)、有同学花粉过敏,佩戴口罩可有效避免过敏,这是利用了的原理。在实验室进行这项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3)、桂花中含甜菜碱,其化学式为C5H11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甜菜碱是一种化合物 B、甜菜碱是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甜菜碱中含有氧分子
-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3个磷原子。(2)、氢氧根离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制取纯水
探究蜡烛三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A、A B、B C、C D、D -
4、药店销售的某种葡萄糖酸锌(化学式:C12H22O14Zn)口服液部分说明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B、葡萄糖酸锌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11:6 C、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该葡萄糖酸锌口液中葡萄糖酸锌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 -
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NH4NO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B、加入活性炭可以促进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6、2024年5月3日,使用了钛等多种材料的嫦娥6号开启探月之旅。下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8 C、钛原子容易失电子形成钛离子 D、钛原子和氦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7、下列各溶液中,溶质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溶液名称
溶质
A
生理盐水
氯化钠
B
75%的医用酒精
乙醇
C
泥水
泥
D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
A、A B、B C、C D、D -
8、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水 B、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食盐
-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
B、称量固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
10、厨房里常用加碘盐作为烹饪调料。加碘盐里的“碘”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
1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飞船成功发射。下列过程中体现了各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燃料点火 B、隔热罩熔化 C、飞船与发射器分离 D、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
12、
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下表: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
氧化铜的质量为g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对比步骤(选填序号)的现象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步骤②③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步骤⑦的目的是。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小组同学以生成100mL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实验。
序号
5%H2O2溶液的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
①
200mL
2g氧化铜
a
②
200mL
mg二氧化锰
b
(6)获得表中的待测数据的方法是;m=。若a>b,则的催化效果较好。
-
1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装置(选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需要对装置进行的改进为。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需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若利用装置E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3)、如图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确认氧气已满的操作和现象是。
-
14、如图是A、B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A、B两组试剂混合前质量均为m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
(1)、A组试剂混合前后的质量关系为:m前(选填“>”或“=”或“<”)m后。(2)、B组试剂混合前后的质量关系为:m前> m后 , 请解释原因:。(3)、小红认为C组试剂混合前后的质量也相等,说明该实验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小明的理由是。(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下同),一定改变的是。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
15、A、B、C、D都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其中A、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B、D均为气体,反应⑤的发生可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为。(2)、物质C的一种用途为。(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6、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Ⅰ、从不同角度认识水。
(1)从宏观角度看:利用水电解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玻璃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2)从微观角度看:下列图示可以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的是(选填字母,下同);要表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三幅图片排序为。
A.
B.
C.
Ⅱ、小兵用一瓶浑浊的山泉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3)操作①的名称是 , 进行操作时①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填仪器名称)。
(4)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仍浑浊,其可能的一条原因是。
(5)操作②主要是除去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6)液体D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选填“硬水”或“软水”),可通过操作③蒸馏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
17、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图1所示为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气体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图2所示为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农业上一种常用氮肥一尿索的工艺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1方框中画出对应的微观粒子。(2)、图2中X的化学式为。(3)、图1和图2中分离空气的过程都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4)、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选填字母)。A、制作霓虹灯 B、食物防腐 C、航天火箭发射 D、气焊气割(5)、从环保角度看,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写一种),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合理的有(选填字母)。A.将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的工厂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C.在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D.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新型清洁能源,
-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中甲是。(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填化学式)。(3)、图2中A表示某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图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图2中B、C所对应的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 -
19、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参与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20、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甲: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硫粉 B、乙: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丙:在密闭容器中用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丁:在密闭装置中,一定质量的铁丝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