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定律之一,最早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屠呦呦
-
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
如图A、B两个实验均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压力传感器测出B实验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C所示。
(1)、正确选择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对图A实验中对试剂的选择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可以用铁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需要足量 C、只与氧气反应(2)、图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 ,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图B所示实验中,已知广口瓶的容积为220mL,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39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实验中装置里气压变化如图C所示,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3、为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实验:(1)、实验一瓶内放少量水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的性质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 , 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燃烧反应的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2)、实验二瓶内盛有少量水能否用少量细沙代替?答:。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三: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答:。
-
4、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回答相关问题:(1)、填仪器名称:a , c。(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①反应的文字表达为。
②组装发生装置时,除了上图所示的仪器外,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组装好发生装置后应该先再装入药品,然后在试管口内放一团棉花,以防止。
③选用c、d、e、g等四种仪器组成的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用此装置收集气体时,如果产生气泡就立即收集,则收集到的气体(填“纯”或“不纯”)。
-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如表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IA
0
1H
1.008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He
4.003
2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3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1)、第2周期第IA族元素符号是。在第2周期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该元素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碳、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2)、硅原子的质子数为 , 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如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标号)。A、He和Ne B、C和Si C、Al和Mg D、O和Cl(5)、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所含的阳离子是(写符号,下同),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该阴离子为。 -
6、请阅读“科学史话——水的组成揭秘”,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史话
水的组成揭秘
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出现了液滴。
(1)、人们对水的组成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①普利斯特的研究中,“易燃空气”实际上是。
②请写出“易燃空气”与空气混合后点火所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在电解水实验中,与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 在此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氧原子”、“氢原子”或“水分子”)。(4)、在水的净化实验中,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实验室过滤时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漏斗、玻璃棒和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5)、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写一条即可)。 -
7、如图所示的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回答问题。(1)、图1实验,从微观角度,水的沸腾过程从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将(填“变大”或“变小”)。(2)、图2说明石蜡在约60℃的热水中熔化,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图3实验:硫酸铜溶液呈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4)、图4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物质有。
-
8、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表示纯净物的是 , 表示单质的是 , 表示化合物的是。
-
9、学化学更聪明,为区别或鉴别下列物质,填写有关空白。(1)、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两瓶无色气体:将分别伸入集气瓶,如果复燃,则是氧气。(2)、鉴别水和酒精两种无色液体:各取少量,分别 , 如果能燃烧,则是。(3)、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各取少量,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如果 , 则是过氧化氢溶液,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示式。
-
10、2024年9月11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火箭取得重大突破,该火箭使用液氧、甲烷做推进剂。下列关于甲烷(CH4)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由5个原子构成 B、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C、甲烷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3 D、每个甲烷分子中有2个氢分子
-
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氢气、氯气与氯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D、甲表示为2H、乙表示为2Cl、丙表示为H2Cl2
-
12、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个氧分子:O2 B、铜元素:cu C、氢离子:H+ D、四氧化三铁:Fe2O3
-
13、铁对人体至关重要,主要作用包括促进血红蛋白合成、骨骼发育和免疫功能。下列关于铁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铁属于金属元素 B、铁的原子序数为26 C、铁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
14、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在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应该张贴的警示标志是A、
B、
C、
D、
-
15、官陂霞葛地处乌山山麓,饮用水中含有微量的钙、硒,有健骨护肝、预防疾病的功效。其中“钙、硒”是指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离子
-
1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量取一定量液体
B、洗刷试管
C、装入药品
D、放置洗过的试管
-
17、建设美丽新农村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
18、化学是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下面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研制芳纶复合材料的组成 B、研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性质 C、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D、研发计算机密码技术保护信息安全
-
19、小强等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了如图装置中的A与D进行组装制取氧气,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一种实验用品,该实验用品的作用是。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采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理由是。(3)、装置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装置B中仪器①和长颈漏斗比较,仪器①的优点是 , 用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集满的方法是 , 小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取容积250mL集气瓶收集,刚开始集气瓶内装有230mL的水,此方法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
20、
小月同学上体育课摔伤,在体育室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发现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小月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实验二
在装有水泥块的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
(2)小冰同学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下列一个实验,探究。(3)实验三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质量为2g;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水泥块的质量为。(4)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月的猜想,小冰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步骤 , 现象 , 结论。(5)通过补充实验,证明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基本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