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下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 2、“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表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水结成冰不能流动

    温度低,分子不再运动

    B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

    气体可以压缩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变小

    D

    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水分子凭空消失了

    A、A B、B C、C D、D
  • 3、下列常见物质的“自我介绍”正确的是
    A、水:我很厉害,所有物质遇到我都会溶解 B、空气:我家的成员很多,主要有氮气、氧气、氢气、甲烷等 C、氧气:人们的呼吸离不开我,我能燃烧是火箭发射的燃料 D、汞:在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
  •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   移动蒸发皿 B、   量取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闻未知气体气味
  • 5、下列仪器既可以直接加热又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锥形瓶 D、量筒
  • 6、2024年9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59颗和第60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导流槽的水气化 B、火箭点火 C、隔热材料熔化 D、整流罩脱落
  • 7、纳米铁粉易燃、无污染,未来可替代现有传统燃料发电或作为汽车、船舶、航天的能源动力,极具发展前景。制备纳米铁粉的其中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反应1:FeSO4+H2C2O4=FeC2O4+H2SO4

    反应22:FeC2O4Δ__Fe+2CO2

    (1)、FeSO4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将2.88g草酸亚铁FeC2O4置于玻璃管内,使其在700°C分解,管内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在min时,草酸亚铁恰好完全分解,立即将管口烧熔封闭,该步操作的目的是。理论上得到纳米铁粉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8、北斗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部件,使用了高纯度硅和金属镁等材料。下图是工业上用粗硅原料(含氧化镁,其他杂质与酸不反应)制备高纯硅和金属镁的工艺流程。已知:硅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
    (2)、操作1的名称是;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一种)。
    (3)、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4)、写出工业上利用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
    (5)、SiCl4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9、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C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把锥形瓶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实验时若取用铜粉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论与解释】

    (3)甲和丙同学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乙和丙同学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你认为导致甲和丙同学的结论正确,乙同学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反思与评价】

    (4)在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

  • 10、

    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Ⅰ和Ⅱ。

    Ⅰ.制取氧气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欲制取干燥的O2 , 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发生装置→C→(填字母)。

    Ⅱ.组成探究

    (4)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

    剂并按上图进行实验。通入O2

    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装置K中无水CuSO4变为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装置L中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5)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CO2和1.8gH2O ,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4)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673年,波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

    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波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
    (2)、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因此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装置内进行。
    (3)、罗蒙诺索夫重做波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的假设。由此分析可知,波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4)、小丽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减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设计一个能说服小丽的简明实验思路:
    (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_____(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 12、质量守恒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硝酸HNO3是工业上一种常用的强酸。工业上制取硝酸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__4X+6H2O

    ①X的化学式为 , 你判断的依据是

    ②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4价氮的氧化物,NO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

    ①该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

    ②从宏观上看: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的CO2的质量。

    ③从微观上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生成物CO2中的氧原子总数。

  • 13、下图是O2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发生转化,部分物质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①: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B、转化②:加入MnO2会使产生O2的质量增加 C、转化③:该反应的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转化④: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14、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容器中甲、乙、丙、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乙和丁是反应物,甲是生成物 B、a的值为12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中,甲与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4:1
  • 15、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D、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2H2O
  •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取样,加入活性炭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燃烧前后的固体质量

    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

    除去一瓶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过滤

    A、A B、B C、C D、D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C、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质量相等,该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酒精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酒精减少的质量
  • 18、氢气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__2H2O , 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在点燃条件下,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在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 19、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小 B、纸张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纸张质量小 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 D、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 20、现将12gA和12gB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10gC和6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4:3 C、3:1 D、5:2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