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B、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C、水生植物繁殖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 2、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原子核外第一层有8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中子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
  •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桂花开了,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了 C、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食物腐烂变质——分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 4、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5、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 B、臭氧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于医疗急救 B、可用于富氧炼钢 C、能和红磷反应 D、可用作燃料
  • 7、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点燃“白烟”,蜡烛可再次被引燃

    B.实验中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实验中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浑浊

    A、A B、B C、C D、D
  • 8、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煤气燃烧 C、菜刀生锈 D、蔬菜腐烂
  • 9、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 , 请你计算:

    (1)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皂甙中C、H、O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最简整数比);

    (3)含氢元素8.4g的皂甙的质量为_____克.

  • 10、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与氧气的反应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

    (1)实验1:在燃着的酒精上方抖落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如图所示。

       

    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却能在空气中燃烧,由此说明在某些工业生产中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

    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2: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作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的3根铁丝均从同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Ⅱ最剧烈,其次是Ⅲ,较弱的是Ⅰ。

    ①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不预留少量水,则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②绕成螺旋状的铁丝比直铁丝燃烧剧烈的原因是

    A.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着火点降低

    B.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与O2接触面积大

    C.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能够更好地聚热,预热效果好

    (3)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取不同型号的铁丝进行实验(铁丝的长度、绕成的螺旋圈数等相同)。

    小资料:型号为304L、304、302铁丝,含碳量分别约为 0.03%、0.08%、0.15%。

    铁丝种类

    实验现象

    304L

    轻微火星四射

    304

    明显的火星四射

    302

    剧烈的火星四射

    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4)对于铁与氧气的反应,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 11、

    同学们对身边的空气质量开启了项目式探究之旅。

    任务一:查阅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范围和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分别是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和大于300(严重污染)。某日贵阳市空气质量数据如下表:

    AQI

    PM2.5μg/m3

    PM10μg/m3

    一氧化碳μg/m3

    二氧化氮μg/m3

    二氧化硫μg/m3

    臭氧μg/m3

    48

    9

    30

    4

    7

    2

    2

    (1)该日贵阳市空气质量状况属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 , 首要污染物是

    任务二:探究沙尘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影响

    【资料收集】

    ①发热贴发热原理:铁粉与氧气反应生锈,放热,其中辅助成分不与氧气反应。

    ②铁锈为红色固体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装置设计】同学们将课堂实验(图1)重新设计(图2),利用的发热贴欲测定沙尘天气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

    (2)用集气瓶(有效容积为500mL)取空气样品,塞紧橡胶塞,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增大;待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内水面下降了90mL , 由此可知该空气样品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得出结论】

    (3)沙尘会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减少,请猜测其可能的原因是

    【表达与交流】

    (4)生活中,减少沙尘天气出现可采用措施。

    【反思评价】

    (5)与图1相比,图2的优点是

    (6)为证明图2中发热贴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可在反应后进行的简单实验操作是

    (7)结合图1和图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中,选择反应物的依据是

  • 12、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选填“b”或“c”,后同)端导管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将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端导管通入。
    (5)、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液体)反应制取SO2 , 实验室制取一瓶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选用F装置收集SO2 , 气体应从(选填“b”或“c”)端进入。
  • 13、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净化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混凝剂的目的是 , 净化后的水为(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通过隔网和滤水池可去除水体中的(选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图是水分解过程中粒子变化的部分示意图。

    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上图中的字母表示,后同)。若将顺序调整为 , 则可表示(写符号表达式)。

  • 14、

    请阅读下列材料,从化学的视角回答问题。材料1美丽化学,造福人类。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路灯、手电和显示显像等多个领域。氮、磷、镓三种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值为 , 镓的核电荷数为

    (2)氮、磷、镓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3)磷化镓也是制造LED的一种材料,其化学式为。氮和磷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4)镓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材料2   贵阳已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提供清洁空气、保持车厢卫生非常重要。

    (5)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物质为 , 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镁元素:;②3个钙离子:

    ③请写出你熟悉的物质的化学式。单质:;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 从该化学式中能获得的信息有

    (2)、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

  • 16、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1所示,测定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电火花点燃装置工作时对环境温度基本无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量筒中约剩余50mL水,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t1时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启动电火花点燃装置 C、t1~t2过程中压强减小主要是因为瓶内O2不断被消耗 D、t4时三颈瓶内氮气的含量大于空气中氮气含量
  • 17、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

    B.深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证明发生化学变化

    D.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A、A B、B C、C D、D
  • 1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分离液态空气法可以制得氧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间间隔变小
  • 19、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液氧——助燃性——火箭推进剂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活泼——电光源 C、铜丝——导电性——制作导线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保护气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镁条 B、称量氯化钠 C、加入锌粒 D、过滤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