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选填“b”或“c”,后同)端导管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将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端导管通入。
    (5)、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液体)反应制取SO2 , 实验室制取一瓶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选用F装置收集SO2 , 气体应从(选填“b”或“c”)端进入。
  • 2、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净化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混凝剂的目的是 , 净化后的水为(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通过隔网和滤水池可去除水体中的(选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图是水分解过程中粒子变化的部分示意图。

    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上图中的字母表示,后同)。若将顺序调整为 , 则可表示(写符号表达式)。

  • 3、

    请阅读下列材料,从化学的视角回答问题。材料1美丽化学,造福人类。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路灯、手电和显示显像等多个领域。氮、磷、镓三种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值为 , 镓的核电荷数为

    (2)氮、磷、镓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3)磷化镓也是制造LED的一种材料,其化学式为。氮和磷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4)镓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材料2   贵阳已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提供清洁空气、保持车厢卫生非常重要。

    (5)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物质为 , 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镁元素:;②3个钙离子:

    ③请写出你熟悉的物质的化学式。单质:;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 从该化学式中能获得的信息有

    (2)、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

  • 5、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1所示,测定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电火花点燃装置工作时对环境温度基本无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量筒中约剩余50mL水,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t1时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启动电火花点燃装置 C、t1~t2过程中压强减小主要是因为瓶内O2不断被消耗 D、t4时三颈瓶内氮气的含量大于空气中氮气含量
  • 6、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

    B.深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证明发生化学变化

    D.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A、A B、B C、C D、D
  •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分离液态空气法可以制得氧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间间隔变小
  •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液氧——助燃性——火箭推进剂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活泼——电光源 C、铜丝——导电性——制作导线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保护气
  •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镁条 B、称量氯化钠 C、加入锌粒 D、过滤
  • 10、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青少年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mg。如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钙尔奇(D)

    成分:复方制剂

    碳酸钙(CaCO3)1.5g/片

    维生素D3 125国际单位/片

    辅料:微晶纤维素、硬脂酸……

    适应症:用于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的钙补充剂

    (1)、该药片主要为人体补充元素。
    (2)、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
    (3)、碳酸钙(CaCO3)中Ca、C、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每片药片含钙多少毫克?
  • 11、

    学习了“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化学社团在“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活动中,对“硫酸铜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以下探究。已知:硫酸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

    【实验探究】

    (1)甲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①木条不复燃;

    步骤②试管中产生________,溶液变蓝色;

    步骤③________

    实验结论

    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评价改进】

    (2)大家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若要确定该实验结论正确,还需证明硫酸铜的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讨论交流】

    (3)大家认为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将如图实验中烧杯B中的溶液蒸发、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再称其质量为________g,然后将固体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证明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拓展延伸】

    (4)比较硫酸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效果,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填字母)。

    A. 溶液的起始温度B. 催化剂的质量C. 溶液的浓度D. 反应起始时间
  • 12、如图回答问题。

    (1)、装置图中标①号仪器的名称:
    (2)、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3)、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若用G收集氧气,氧气应从(选“a”或“b”)端通入。
    (4)、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13、某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的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填序号)。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
    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
    (3)、柯柯总结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性质差异,然后利用其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差异将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的方法。他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操作中他发现过滤速率太慢,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14、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1)、戴口罩是有效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措施之一,一次性医用三层口罩是由专业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制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作用。
    (2)、喷洒酒精消毒液是有效杀菌消毒的方式之一,其中“酒精消毒”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其中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5、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
    (1)、青蒿素分子由种原子构成的。
    (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个原子。
    (3)、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16、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成功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带回地球。
    (1)、发射探测器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2)、嫦娥五号的登月着陆器使用的是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则x为
    (3)、月球岩石中富含钛铁矿,其主要成分是FeTiO3 , 其中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完成下列小题:
    (1)、免洗手凝胶消毒剂携带方便,使用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
    (2)、石器时代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古人钻木取火,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芯片制造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用SiO2来制取,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18、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3个镁离子
    (4)、S2-中数字“2”的意义是
  • 19、下面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O2

    B.水通电一段时间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A、A B、B C、C D、D
  • 20、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可燃物的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