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O2具有可燃性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空气中PM2.5含量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D、工业上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2、“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市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产品 D、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 3、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3)、计算该反应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
  • 4、海洋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下列内容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符号为
    (2)、海水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构成。
    (3)、氯化镁会让海水呈现苦味,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
    (4)、碳酸钙(CaCO3)为海底珊瑚的主要成分,其中阴离子的符号为
  • 5、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 它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SO2 B、CuO C、CO2 D、H2O
  • 6、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分子 C、Ca+2O: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7、计算
    (1)、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NO)。

    ①丙烯酰胺(C3H5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142g丙烯酰胺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

    (2)、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2g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6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__CaO+CO2 , 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8、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知道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逐一进行了探究。
    (1)、【问题一】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氧气是纯氧?

    【进行实验】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如图),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

    集气瓶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25%

    35%


    55%

    65%

    带火星木条情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收集证据】③号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可能是

    【实验结论】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分析以上数据可知欲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的收集方法是

    (2)、【问题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与氧气浓度和铁丝粗细有关系吗?

    实验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34%

    47%

    60%

    73%

    86%

    直径0.2mm的细铁丝

    不燃烧

    稍有燃烧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直径0.5mm的粗铁丝

    不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稍有燃烧

    剧烈燃烧

    【收集证据】⑤号实验中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铁丝燃烧与铁丝粗细的关系是

    【表达与交流】结合试验分析把直径为0.5mm的铁丝伸入氧气浓度为65%的集气瓶中无法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工业上采用的方法制取氧气(填与具体方法,不填写上图编号),即根据液氧和液氮的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用高锰酸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10、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回答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⑦物质总质量

    (2)、我国在航海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造航母使用TiF4+2H2SO4__4HF+2X+TiO2了大量的金属钛及合金,工业制钛的反应之一为:则X的化学式为
    (3)、将16g某纯净物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该纯净物A中含有的元素是
    (4)、某学习小组设计了A、B、C三套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查阅资料】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①在A装置中进行燃烧实验时易造成后果。

    ②A、B、C三个实验,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请写出否定B、C装置的理由:B装置;C装置

  • 1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铝原子;②3个氢离子;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写出符号“P+52O5”中数字的含义:

    ①“+5”表示;②“2”表示

    (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①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

    ②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填“a”或“b”)接电源的负极,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电解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 12、数字化实验可以使实验更加准确。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的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点时容器内氮气的体积分数为94% B、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a点<c点 C、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D、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需要达到一定浓度
  • 13、“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¹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温度升高,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升高

    分子间隙变大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

    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氧气可供给呼吸,臭氧却不能

    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A、A B、B C、C D、D
  • 14、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核电荷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分类:熔点、密度是物理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是化学性质 C、分析: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D、推理: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 15、教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

    (1)氧化铁(化学式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加入a克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 , 带火星木条复燃。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内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过滤、洗涤、干燥、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克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放入a克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克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现象略

    [实验结论]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请用化学式表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的反应

    [实验评论]

    (4)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

    [知识拓展]

    (5)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 MnO2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

    D作催化剂的物质不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 16、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若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组合(填字母);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
  • 17、现有①空气,②冰水混合物,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⑦高锰酸钾,⑧澄清石灰水八种物质(填序号)。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 18、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已知该粒子是通过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x= , 该粒子的符号为
  •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 ,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电子,变成(填符号);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元素,上述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我发现如下规律: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个;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 20、小明对一种暗紫色固体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下列物质名称:B是D是E是F是
    (2)、反应②常用于 , 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⑤的条件是 , 实验现象是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