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氦气密度很小且很稳定

    用于探空气球

    B

    氧气无色无味

    用于医疗急救

    C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

    D

    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光

    用作光源

    A、A B、B C、C D、D
  • 2、相对原子质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主持测定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我国科学家是
    A、闵恩泽 B、张青莲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 3、硒是抗氧剂,不仅可以预防因氧化而引起的衰老、组织硬化,还具有活化免疫系统、预防癌症的功效。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属于金属元素 D、硒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4
  • 4、生活中常见有“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含铁酱油”。这里的“钙、氟、铁”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氯酸钾 C、液氧、过氧化氢溶液 D、洁净的空气、干冰
  • 6、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高低时,提出“可以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变色情况”,其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查阅资料 D、得出结论
  • 7、自然界并不缺少“镁”,而是缺少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了寻“镁”之旅。
    (1)、第一站:初步识“镁”

    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与镁元素,这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

    ②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2)、第二站:认识镁的化合物——过氧化镁

    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医学上可治疗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工业常以菱镁矿(MgCO3)为原料来制备,生产工艺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①生产流程中,MgXOHYCO3z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②反应②中加入稳定剂来防止H2O2分解,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第三站:揭“镁”之谜——碱式碳酸镁定量测定

    碱式碳酸镁MgXOHYCO3z是一种白色固体,举重运动员常将其粉末抹在手上以增大摩擦力。为确定该固体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都吸收完全)。

    【资料】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石灰水可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

    ①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连接好装置,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取一定质量固体样品于A装置中,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上图的甲装置,持续加热至完全分解,最终得到MgO质量为30.0g,足量浓硫酸和足量石灰水装置最终分别增重2.7g、26.4g。

    ③已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 8、氮化铝(AlN)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陶瓷材料。工业上用高纯铝粉和氧气制备氮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1.

    (1)、在高温条件下,铝粉和氮气在氮化炉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前要先通N2 , 目的是
    (3)、不同温度下的合成产物XRD图谱如图2所示,℃时,产物中AlN的纯度最高。
    (4)、不同保温时间下合成产物中的含氮量如图3,由图可推断最佳保温时长为3小时,理由是
  • 9、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1)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

    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___;

    猜想三:该气体为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2)

    序号

    现象

    操作

    结论

    方案I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润的淀

    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

    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_____成立

    方案Ⅱ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两瓶气

    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

    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

    钾试纸为________色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3)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
    (4)老师:不需要进行以上实验操作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

    【拓展应用】

    (5)若取氯酸钾(m克)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呈现紫红色。通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二氧化锰参与了该化学反应过程,则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得到的氧气质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单独分解m克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
    (6)通过本次探究,大家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对于实验出现的意外现象,我们要合理分析
    B. 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往往会参加反应,之后再反应生成等质量的该物质
    C. 学习物质的性质上网查询即可,没必要进行实验探究
    D. 某个化学反应可能同时伴随着多个反应
  • 10、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所属物质类别是。请写A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B的名称是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2g的氧化铁与g的高铁酸钠的含铁量相等。
  • 11、金属钛(Ti)常被用于航天、化工、医疗领域,工业上常用铁钛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钛(Ti),并获得副产品氧化铁Fe2O3 ,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在加工之前要将铁钛矿进行粉碎处理,其目的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钛在高温下易被氧化,反应③(填“需要”或“不需要”)隔绝空气。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下列反应中可能产生导致酸雨的污染物的是_____(填选项)。
    A、反应① B、反应② C、反应④ D、反应⑤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5)、氯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FeTiO3+6C+7Cl2__2TiCl4+2X+6CO , 则X的化学式为
  • 12、

    跨学科实践活动——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将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并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

    此次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又一次重要飞行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其中新型材料和新型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小组的同学对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开启了调查活动。

    活动1:了解航天领域中的新型材料和能源

    (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肼(C2H8N2 , 有毒)和液态四氧化二氮(N2O4 , 有毒)作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H2ON2 ,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氧气,要在失重的状态下收集该气体可选用如图装置中的(填字母)。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应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性。

    (3)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活动2:氢能的制取与储存

    (4)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天然气(CH4)制氢的突破,在400℃条件下,将天然气与水蒸气直接转化为氢气与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碳纳米管(图1)与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储氢的能力是活性炭的10倍。碳纳米管储氢利用性。

    (6)M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Mg2CuH2反应生成MgHnMgHnMg与H的质量比为12:1,则n=

  • 13、下图是常见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A-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下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是;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2)、若F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且y=8 , 则微粒的符号为;若xy10 , 则F是一个(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通过。
    (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 15、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可以制取气态化工原料,如图是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升高 B、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变化 D、参加反应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质量比为4:11
  • 1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检验氢气纯度
  •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MnO2__2H2O+O2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C、磷在氧气中燃烧:2P+O2__PO2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Mg+O2__2MgO
  • 18、如图是微信上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B、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g C、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每个苯分子中含有3个氢气分子
  • 19、下列从物质构成或者组成的角度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A、由分子构成:O2CO2H2O B、由原子构成:铁、铜、金 C、由离子构成:NaClCuSO4 D、氧化物:水、锰酸钾
  •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制冷剂 B、氧气用于抢救病人 C、氮气用来作保护气 D、氢气可作燃料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