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第16号元素的化学名称为 , 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粒子为(填符号)。
    (2)、通过表可推知,19号元素应该属于第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 , 该元素应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原子的结构呈现的规律有(任写一点)。
    (4)、S、Cl、F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我能根据这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有关。
    (5)、居里夫妇在1934年发现了金属镭(Ra),它的原子核内有88个质子,138个中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镭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它与1~18号元素中的(填元素符号)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2、请写出下列的化学式:
    (1)、氦气
    (2)、硝酸钙
    (3)、氢氧化铁
  • 3、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氯离子
    (2)、2个亚铁离子
    (3)、铵根离子
    (4)、过氧化氢(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4、按要求填空:
    (1)、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所加试剂是
    (2)、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3)、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
    (4)、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所加试剂是
  • 5、经测定,甲醛(CH2O)、乙烯(C2H4)、丙酮(C3H6O)三种物质组成的100g混合物中含有48g碳元素,则100g该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
    A、24g B、44g C、16g D、40g
  • 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单质铁中,铁元素可能显+2或+3价 B、在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只能表现出一种化合价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总是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D、在任何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
  • 7、现有四种含铁化合物①FeO;②Fe2O3;③Fe3O4;④FeS,其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 8、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A、KMnO4和K2MnO4 B、Na2SO4和Na2SO3 C、(NH4)2SO4和NH4NO3 D、MgCl2和FeCl2
  • 9、元素R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 , 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A、R(OH)2 B、RNO3 C、RCO3 D、R2(SO4)3
  • 10、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硫酸铜 B、 C、 D、氢气
  • 1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C、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微粒最外层达到8电子,因此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 1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Na+ C、O2 D、Mg
  • 13、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能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R原子的核内中子数
    A、m+n+x B、m-n+x C、m+n-x D、m-n-x
  • 14、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bakg B、12abkg C、12ab D、12ba
  • 15、硒酸根SeO42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4
  • 16、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A、硫化钾K2SO4 B、氧化铁FeO C、氯化钡BaCl2 D、硫酸铝AlSO4
  • 17、“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矽”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A、Se B、Si C、S D、Sn
  • 18、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CO3 , 是石灰石、大理石等的主要成分。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某些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
    (1)、碳酸钙中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书写计算过程)
  • 19、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知识回忆】

    (1)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在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知浓氨水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猜想与假设】

    关于酚酞变红,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从B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水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B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氨气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B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交流讨论】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

    【进行实验】

    (3)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分钟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

    滤纸不变色

    猜想(填序号)成立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变红色

    【实验拓展】

    (4)已知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如图2,将装置平放在桌面上,同时用注射器分别向棉纱布上注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产生的白烟(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在如图2所示位置,该现象说明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

    (5)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小组同学为大家表演小魔术“铁树开花”,具体实验如图3、图4所示。其中图3中的浓氨水温度较高,图4中的浓氨水温度较低,而其他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烧杯中细铁丝上的棉团都由白色变为红色,且

  • 20、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追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选填字母序号)。
    (3)、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4)、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