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叙述与化学无关的是
    A、“天问一号”飞行轨迹的追踪 B、人类战胜新冠疫情所需药物的研发 C、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D、农业上粮食高产所需化肥的生产
  • 2、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
    (1)、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
    (2)、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比
    (3)、99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写出计算过程)。
  • 3、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氯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二氧化锰和氯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用下图左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启动传感器,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初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不为0,原因是
    (2)、反应结束,氧气体积分数达到相同的值,说明
    (3)、使过氧化氢分解较快的催化剂是 , 判断依据是
    (4)、FeCl3催化H2O2溶液产生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5)、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继续探究。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标号)。

    A、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等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在装入高锰酸钾前应先 ,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可能为______(填标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5)、将收集的氧气倒入如图所示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写出一个能体现氧气化学性质的反应,其文字表达式为

  • 5、为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某同学进行下列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填操作),再用手指顶住末端小孔,推入栓塞,观察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2)、探究分子运动性质

    【查阅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按上图1所示,进行以下操作。

    ①取一条滤纸,在滤纸条上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图1所示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依据的现象是

    (3)、拓展研究。如上图2所示的装置。在A、D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少许浓氨水,B、C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少许无色酚酞溶液,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按照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4)、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获悉,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的物质,并注明反应条件和基本反应类型。

    氮气(   )+氢气(H2)( )氨气(   ),(填基本反应类型)。

  • 6、

    某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进行探究。

    【水的净化】

    (1)自来水厂对水源进行净化的步骤有:①吸附沉淀(用明钒) ②投药消毒 ③静置沉淀 ④过滤等,其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水的组成】从物质的“分”、“合”视角认识水的组成

    (2)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容器内有小水珠生成。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可推测,水是由组成的化合物。

    (3)水的分解:如图所示,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管a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2:1,经检验管b中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4)根据实验数据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进而推算出结果。

    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 , 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思路总结】

    (5)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图中“▲”处的内容是

  • 7、按示例要求用元素符号补充成语。

    例、十全十(Mg),雪中送兔赛跑,粗茶饭。

  • 8、已知氚属于氢元素的一种原子。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

    A、 B、 C、 D、
  • 9、秋分吃桂花糕。桂花中含甜菜碱(C5H11NO2),下列关于C5H11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是氧化物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5
  • 10、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杯中接到的水是混合物 B、该过程中水发生物理变化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 11、液氮可用于制冷。氮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间隔变大 B、分子的质量变大 C、放出热量 D、分子的种类改变
  • 12、关于量筒的使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11mL水 B、读取数据 C、滴加液体 D、探究产生氧气速度
  • 13、下列仪器与名称的连线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A、A B、B C、C D、D
  • 14、实验室制取氧气等常见气体的相关装置如下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A装置或B装置。

    ①若用A装置制氧气,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②与A装置相比较,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欲选用C装置。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C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其中的发生装置有一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③C装置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左”或“右”)口通入。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32g氧气。理论上需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 15、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来探究分子运动。

    (1)、实验一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2)、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的优点为
  • 1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
    (2)、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3)、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1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能不能用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在进行实验二时,观察到反应前后电子天平示数相同。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3)、在进行实验三时,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什么?
  • 18、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
  • 1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甲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1)、甲的化学式为
    (2)、从分子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3)、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丙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为
  • 20、下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