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示“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的是
    A、污染瓶内试剂 B、受热仪器破裂 C、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D、造成液体多加
  • 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B、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防治大气污染,可以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 3、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 B、葡萄酿酒 C、钢铁腐蚀 D、石蜡熔化
  • 4、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桂花中有60多种有香味的物质,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同时,桂花的营养价值也很高。经检测发现,桂花中维生素CC6H8O6、锌、铁、镁、钙、钾的含量都很高。下列是某种桂花的营养成分表,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营养成分

    维生素C(mg/100g)

    锌(mg/100g)

    铁(mg/100g)

    镁(mg/100g)

    钙(mg/100g)

    钾(mg/100g)

    含量

    400

    6.1

    18.8

    88

    306.7

    1087

    (1)、上述桂花营养成分中的“锌、铁、镁、钙、钾”,分别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物质
    (2)、所列营养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填化学用语)。
    (3)、某同学想通过食用桂花补充维生素C,需要食用多少该桂花才能补充1g维生素C?(写出计算过程)。
  • 5、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
    (1)、1897年,汤姆逊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

    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填序号)。

    A、原子核带正电 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3)、1919年,卢瑟福用a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这种粒子的名称为
    (4)、氢气的发现、生产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18世纪,科学家利用铁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易燃空气”,之后命名为氢气。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5)、1969年,科学家利用催化剂TiO2实现光分解水制氢气,同时生成氧气。通过这一变化可以推测出水的组成,理由是
    (6)、2023年,我国实现了“固态氢能”发电并网,利用固态合金储氢装置解决了氢气的储存和运输困难的问题。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填“大”或“小”)。
    (7)、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下列有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 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 6、饮用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自来水的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1:

    ①河水外观浑浊,因其含有(选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除去此类杂质的步骤是(选填“Ⅰ”、“Ⅱ”或“Ⅲ”)。

    ②物质X能除去水中的臭味,X可能是

    ③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为了保障野外工作人员的用水安全,便携净水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小组同学利用注射器、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等自制一个如图2所示便携净水器。

    ①为了使净水效果更好,你觉得A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

    ②使用该净水器,待处理的水由下往上压,优点是

  • 7、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制备氧气从地球带上去。
    (1)、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方程式:;工业上选择空气为原料制氧气的主要原因是
    (2)、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模拟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浸入液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产生一定体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复燃的原因是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2,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O2(填“>”或“<”)。

  • 8、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装置示意图如图1,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 C、0~3s内甲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和8s时的体积比不同,可能原因是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得多 D、检验a管产生的气体时,将注射器(内有剩余溶液)取出,顶端靠近带火星的小木条,推动活塞即可
  •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的组成模型 B、物质构成模型 C、反应分类 D、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 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H2O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B

    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情况不同

    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

    过滤操作后水仍然浑浊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D

    将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图表示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纯净物 B、表示2个氧化汞分子加热后生成一个汞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D、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 1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也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科学思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C、科学探究与实践:自来水煮沸后观察到有较多水垢,证明自来水是硬水 D、科学态度与责任: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应多植树造林
  • 14、科学家发现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的物资—奥林匹克烯C19H12 ,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奥林匹克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 B、奥林匹克烯由奥林匹克烯分子构成 C、奥林匹克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奥林匹克烯是由19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构成
  • 15、在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取高锰酸钾粉末 C、给高锰酸钾加热 D、收集氧气并验满
  • 16、高精度地磁监测系统可实现“震前”预报,该仪器的材料中含有金属钴(Co),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钴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钴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钴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钴离子的符号是Co+2
  • 17、合肥市行知学校开展了“趣味化学”的校课,在有趣的实验中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燃着的火柴靠近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蜡烛可以复燃 B、使用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应该立刻用水浇灭 C、自来水厂经常利用明矾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快速沉降下来 D、5mL乙醇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可以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 18、化学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计算:

    ①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②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③醋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④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化学储氢材料研发是当下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将甲烷(CH4)中的氢转化为氢气的工艺(原理如图所示)。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700__CO+3H2

    理论上1000kg甲烷(CH4)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多少?(请将计算过程写到答题卡上)

  • 19、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及性质检验。

    ①图1中仪器m的名称是

    ②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发生装置,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试管口蓬松棉花团的作用是

    (2)、图2是简易制氧机简图。

    该制氧机常温下就能制取氧气,推断A剂和B剂分别是(填名称),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3)、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实验室用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硫酸溶液发生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①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图1中的(填字母)。

    ②若用图1中C来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该从端(填“a”或“b”)进入集气瓶。

  •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A B、B C、C D、D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