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化学常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1)、小明同学做了图Ⅰ的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发现空气比水更容易被压缩,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了。(2)、小宋同学用图Ⅱ实验探究分子的知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小组同学讨论后,共同设计了如图Ⅲ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填“a”、“b”或“同时”)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图Ⅲ实验装置相对于图Ⅱ实验,优点有(写出一点)。(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认识并了解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安全进行化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图标①的目的是;图标⑥表示做完实验后应。
-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注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选用装置AD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D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3)、用B装置制取氧气优点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性质:(写一条);(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3)、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
4、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也需要验纯
-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可知,铜粉与氧气反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固体。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2)、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5mL刻度处,反应后注射器活塞位于11mL刻度处,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 , 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3)、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二实验有什么优点?(回答一点即可)。(4)、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图一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图三所示。①其中Y曲线表示的是(填“温度”或“氧气浓度”)。
②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三中BC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
7、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如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是。(2)、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发生的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反应⑤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5)、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标号)。A、易溶于水 B、熔点高 C、受热易分解。
-
8、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亚运史上首次利用“零碳”甲醇点燃火炬。此次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每生产一吨这种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循环利用,彰显了中国打造“碳中和”亚运会的成果。如图所示为制备甲醇的微观过程:(1)、从反应前后的微观图对比可知,生成物有种。(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通过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本质区别是。(4)、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和不变。
-
9、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文字表达式为 , 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不同说明燃烧剧烈程度跟有关。(4)、实验四中,将盛有红磷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 放热。正确选择药品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本实验中对药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A.可以用铁代替红磷实验 B.红磷要足量 C.产物不能为气体
(5)、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6)、从反应角度分析,以上四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填序号)。A、都是分解反应 B、都放出热量 C、产物常温下都是固体 D、都是化合反应 -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 ②表示的是。(2)、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E共有种元素,D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E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镓原子(Ga)结构示意图为F,其中的x数值是;镓原子所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水果罐头方便又好吃,且保质期长。大多数人都认为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实际上,保质期长不等于添加防腐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水果类罐头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水果罐头中的高糖、无氧环境不适合微生物生长,因此只要灭菌彻底,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水果罐头的原料经过80-90℃的巴氏灭菌处理,可以杀灭食物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水果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仅有极少数不耐热的维生素会被破坏。在密封前,对罐头进行排气处理,保证罐头内部为真空状态,有效隔绝氧气,从而防止食物中的微生物滋生。
柑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我国柑橘罐头占柑橘加工量的80%以上、柑橘罐头制作流程如图:
杀菌过程中,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杀菌时间的延长,罐内热量的累积(积温)会升高。积温对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保存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选购水果罐头时,应首选正规厂家生产的。若罐头出现膨胀或者凹陷,有可能是密封不良或灭菌不彻底导致产品变质,不建议购买。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柑橘罐头制作流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剥皮分瓣 B、酸碱处理 C、灌装(2)、维生素C中含有哪几种元素。(3)、密封前,对罐头进行排气处理,保证罐头内部为真空状态,目的是。(4)、下列关于水果罐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 B、水果罐头经过巴氏灭菌,大部分营养成分被保留下来 C、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水果罐头可以添加少量防腐剂 D、选购水果罐头时,若罐头出现膨胀或者凹陷,可能已经变质(5)、根据图示分析,为了减少柑橘罐头中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损失,采取的措施是。 -
12、学习化学要构建好“宏观—微观—符号”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He原子和M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容易反应失去电子 C、“Cu”可表示铜、铜元素、1个铜原子 D、钙原子和钙离子核电荷数不相同
-
13、科学家通过“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大气中氮气的含量最高 B、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 C、火星大气不含稀有气体 D、火星大气适合人类生存
-
14、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现在人们已经能通过先进的仪器探测物质中原子和分子的排列情况 B、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C、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铕等的相对原子质量
-
15、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浓硫酸可作为干燥剂;CO气体有毒,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被转化为CO2;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性质见表:
熔点
沸点
热稳定性
其他
101℃102℃
150℃160℃升华
1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
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1)、如图1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的装置是c,若选装置a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2)、图2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CO、CO2的装置。①装置A的作用是 , 气囊的作用是。
②证明存在CO的现象是 , 证明存在CO2的现象是。
③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的因素,其可能原因:。 -
16、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 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CO2中通常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 , 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从AF中选择)。(3)、某同学欲借助G装置测定制取的二氧化碳的体积,食用油的作用是 , 想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在G装置的(填“b”或“c”)端连接一个量筒,食用油上方的空气对测定结果(填“会”或“不会”)造成影响。相比较B装置,实验室使用H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突出优点是。(4)、为制作一台简易制氧机,同学们向如图I所示的m瓶中装入“爆炸盐”(溶于水会产生Na2CO3和H2O2)、二氧化锰和水,氧气可从n瓶盖子上的出气孔排出,供给人呼吸。m瓶的导管伸入n瓶水中的目的是(写一条)。 -
17、某化学探究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①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2%的硫酸钠溶液,从A中的大圆孔注入;
②用两个橡胶帽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两极;
③接通电源,待C中气体体积达到最大刻度时,关闭电源;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现象;
④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
【交流与反思】
(1)、步骤①,在水中加入硫酸钠的作用是。(2)、步骤②的目的是。若不小心抽到了液体,最好的办法是(填字母)。a.倒入下水道中 b.注入A中 c.推回B或C中
(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4)、如图2所示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试回答:①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②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③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④反应前原有氢气mL。
-
18、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1)、由碳元素组成的“碳海绵”是已知最轻、多孔结构的固体材料。据此,写一条“碳海绵”的性质:。(2)、传统文化情境典籍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以煤炭饼和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取硫的技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S2+12C+8O2Fe3O4+12X+6S,则X的化学式为。(3)、如图为小明同学整理的碳元素的转化关系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A、X的物质类别是单质或氧化物 B、Y可以是Ca(OH)2溶液 C、CO和CO2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D、CO2→CaCO3的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改变(4)、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上用木炭冶炼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结束后,马上撤去酒精灯,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19、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让树木纤维素和氨气反应,生成甲烷(CH4)。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填具体微粒的名称)。(3)、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4)、高纯CO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酸(HCOOH)分解制取高纯CO,同时得到另一种氧化物。如图为甲酸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补全方框中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示。
-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图甲是氟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A~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7号元素为氮元素,11号元素为钠元素)(1)、氟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从甲图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n的值是。(2)、A~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3)、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m的数值是。(4)、C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它与B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