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D、二氧化碳是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氧气验满 B、
读取液体体积 C、
过滤 D、
熄灭酒精灯
-
3、陆地探测四号01星的天线用极细钼单丝进行编织。如图为钼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为12 B、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C、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D、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2
-
4、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以下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无色透明 B、能与水互溶 C、易挥发 D、易燃烧
-
5、室温20℃时,向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至全部溶解如图A,继续向原烧杯中再加入20克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溶解如图B.试回答:(1)、图A烧杯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填“饱和”“不饱和”或“无法确定”)溶液。(2)、请计算图B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催化剂的概念后,对氧化铜能否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氧化铜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
【猜想与假设】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完善下列表格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A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几乎看不到气泡、木条,
2
向B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3
将A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B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木条复燃
4
待B试管中的现象不明显后,小心将上部液体倒出,再加入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有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5
多次重复第4个实验操作
……
【反思与交流】
(2)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氧化铜可以作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知识延伸】
(3)查阅资料得知除氧化铜外,硫酸铜、红砖粉末、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以下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数字符号)。①催化剂在化工生产科学实验和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②同一个化学反应只能有一种物质作催化剂
③催化利能加快所有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④不同的化学反应可以选相同的物质作催化剂
-
7、气体制备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现用如下装置进行化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则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正确的有(填数字序号)。
①AD或AE ②BD或BE ③CD或CE ④BF或CF
(3)、(2)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8、将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可得到固体B和固体C,同时得到无色气体D.固体B是一种黑色粉末,能作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D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将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有D的集气瓶中,得到固体物质E.试回答:(1)、A的化学名称为。(2)、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9、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分离膜,利用“膜分离”技术二氧化碳被氨水吸收转化为可作氮肥的碳酸氢铵(NH4HCO3)。(1)、碳酸氢铵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58g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
10、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其离子符号为。(2)、+4价的氮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1、溶液的配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2)、图2:该同学按图2所示读数量取水配制溶液,最终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
12、“逐梦”小组在学习了净化水的知识后,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净化工艺,将采集的湖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1)、图1中操作1是 , 图2中活性炭的作用是。(2)、制成的蒸馏水可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氧气,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13、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运载火箭发射神舟飞船时,装载的燃料主要是液氢、液氧、煤油或固体火箭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烟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将氢气变为液氢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其(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变,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2)、高氯酸铵(NH4ClO4)是固体运载火箭的常用燃料,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
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3个氮原子。(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氯化钠中的阴离子。
-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 D、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16、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钠元素、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4个,则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
17、一定温度下,从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倒出20g该溶液,对剩余溶液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有
①溶质的质量减少、②溶剂的质量不变、③溶液的浓度变大、④溶液的质量减少、⑤溶液的密度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
18、科学严谨的态度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不同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C、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装试剂前一定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
19、建立认识物质宏观与微观视角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种类不变 B、潮湿的衣服能晾干——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20、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其中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对其微观示意图的有关叙述组合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是混合物;②W的化学式为CH4;③该反应为化合反应;④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⑤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