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能燃烧的是 ,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
2、用化学用语填空:(1)、水分子(2)、钠离子(3)、氢氧根离子(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的磷元素的化合价
-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把木炭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4、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其化学式为C15H22O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最多的是氢原子 C、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元素、22个氢元素和5个氧元素 D、青蒿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
5、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榨果汁 B、电灯泡发光 C、铁杵磨成针 D、糯米酿酒
-
6、某粒子X3+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1)、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2)、该粒子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种铜粉中铜原子的质量为1.063×10-25kg。试计算:该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7、
实验小组研究影响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效果的因素。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一:探究铁丝直径和数量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每次均收集相同体积的纯氧,按如表列出的方案,点燃铁丝后拍照记录燃烧现象(燃烧时光圈越大、燃烧时间越长,代表燃烧效果越好)。
序号
铁丝直径/mm
铁丝数量
燃烧现象
1
0.20
1根铁丝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1.0cm,燃烧时间约为5秒
2
0.20
2根铁丝(拧成一股)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0cm,燃烧时间约为7秒
3
0.20
3根铁丝(拧成一股)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4
0.38
1根铁丝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3.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2)探究铁丝数量对燃烧效果影响的实验序号为。
(3)依据实验一可推知:0.38mm铁丝的燃烧效果好于0.20mm铁丝的,其证据是。
实验二: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在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按下表列出的方案,重复实验。
序号
铁丝直径/mm
铁丝数量
氧气浓度
燃烧现象
5
0.38
1根铁丝
10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3.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6
9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6cm,燃烧时间约为7秒
7
8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0cm,燃烧时间约为6秒
8
7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1.4cm,燃烧时间约为5秒
9
60%
铁丝发红,较难燃烧
(4)由实验二可得结论:铁丝直径和数量等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在60%~100%范围内,。
(5)上述实验中,用1根铁丝进行实验,燃烧效果最好的实验条件是。
(6)实验二没有进行氧气浓度为50%的实验,理由是。
-
8、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B、C中标号仪器名称:a;b。(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 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标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若用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先注满水,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5)、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3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得到氧气的试管是(填“1”或“2”);若试管1中产生10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mL气体。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中甲、乙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分析如图并回答问题:(1)、X= , 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2)、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填字母)。(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4)、观察上面的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②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③B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10、自然界中存在着水循环。(1)、下列涉及水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
a.江河湖海的水不断蒸发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2)、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此时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分子大小
(3)、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在方框内画出生成物的微粒图示。(4)、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11、健康生活离不开消毒剂。(1)、3%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
①过氧化氢在消毒过程中会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气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过氧化氢分子(H2O2)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75%医用酒精常用于消毒,其成分是乙醇和水。①从物质类别看,医用酒精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净化天然水时,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无污染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钠离子的符号是:。
-
12、用如图装置净化河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B.石英砂可以起过滤作用
C.装置下端流出的液体为纯净物 D.活性炭起作用
-
13、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分子间有间隔
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的体积受热膨胀
D
酒香不怕巷子深
-
14、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 D.
-
15、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重要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B、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和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16、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的元素符号是Si B、硅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4 C、硅是金属元素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
17、下列生活场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衣服晾干 B、
烟花绽放 C、
冰雪融化 D、
纸张粉碎
-
18、液态甲醇是重要燃料。其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步骤Ⅰ中电解水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2)、步骤Ⅰ中若电解水产生了400L的氧气,同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L。(3)、液态甲醇(化学式为CH3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H、O元素的质量比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9、
利用氢气(H2)和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N2)可以合成氨气(NH3),下列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
步骤Ⅰ:分离空气获得氮气
方法Ⅰ.将空气液化后再气化。
(1)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化为液态,此过程发生变化属于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将液态空气升温时,氮气首先分离出来,可推断沸点大小是N2________O2(选填“>”、“=”、“<”)。
方法Ⅱ.用分子筛分离。
(2)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是N2________O2(选填“>”、“=”、“<”)。
步骤Ⅱ:合成氨气
(3)合成塔中,氮气(N2)和氢气(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NH3)。若用“
、
、
”分别表示N2、H2、NH3 , 用“
”表示催化剂,观察下列微观示意图,反应合成氨的微观顺序为________(abc的排列顺序)。
(4)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当容器中氨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氨的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200大气压和300℃ B. 400大气压和300℃ C. 200大气压和500℃ D. 400大气压和500℃ (5)生产中N2、H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H3。将降温分离出的N2和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______。
A. 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B. 充分利用原料 (6)根据上述流程,写出氮气(N2)与氢气(H2)反应生成氨气(NH3)的表达式是________;其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
2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想探究氧化铁能否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中起到催化作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的催化剂呢?
【猜想假设】
(1)。【实验验证】
(2)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慢
实验二
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三
将实验二完成后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固体物质为a g
【实验结论】猜想成立。
【思考交流】
(3)设计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目的是。(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能完成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补充了以下实验: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实验三得到的固体物质,伸入带火星木条,现象是木条复燃。补充该实验的目的是。(5)若猜想成立,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拓展】
(6)把2g的氧化铁与1g二氧化锰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质量分别为a g和b g,两者大小关系是:a(填“>”、“<”或“=”)b,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