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维方式。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框中画出丁分子的模型。(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生成物丙与丁的质量之比。
-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天平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上述四个实验装置中,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2)、C装置和D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理由是。(3)、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五项中一定不变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数目 ⑤原子质量
-
3、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甲的化学式为;(2)、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3)、甲反应类型是。
-
4、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硒元素位于第周期。(2)、A、B、C中共有种元素;表示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
5、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二氧化碳 ②水 ③高锰酸钾 ④二氧化锰 ⑤氧气 ⑥空气 ⑦氨气
-
6、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2)、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3)、“玉不琢不成器”中“玉”的主要成分中有氧化铝,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7、下列四种金属氧化物①CuO、②MgO、③CaO、④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MgO B、CuO C、 D、CaO
-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木炭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溶液的棉花,分别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3分钟后观察到相反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中右边棉花变红,实验二中左边棉花变红 B、实验二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C、实验一说明常温下只有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D、实验二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10、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
1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二个铵根离子 B、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C、:水中含两个氢原子 D、:一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
-
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A、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物质的分类 C、
原子结构模型 D、构成物质的微粒
-
13、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推进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X的化学式是A、 B、 C、 D、
-
14、下列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制取时,始终收集不到——装置漏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底炸裂——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D、量筒量取液体时,液体偏少——仰视读数
-
15、下列同组物质全都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和氮气 B、水和氨气 C、汞和二氧化碳 D、硫酸铜和氢气
-
16、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A、闵恩泽 B、张青莲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
-
17、人体缺乏维生素C人就会患坏血病。下图是盛放维生素C的瓶子上标签的一部分其中维生C的化学式不清楚。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式中,n=。(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3)、35.2g维生素C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为。
-
18、以下是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的组成进行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中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的仪器c,并在导管口d处将气体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现象与结论】
(1)、图甲中玻璃管a活和玻璃管b得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检验玻璃管b中得到的气体的方法是(写出具体操作)。(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导管口d处有色火焰,烧杯底部外壁上有。(3)、写出甲中反应的属于(填反应的基本类型)。(4)、甲中反应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和。(5)、由以上实验探究可以得到的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19、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 , 与装置B对比,C装置的主要优点是。(2)、若选择装置CD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D装置收集氧气的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数字编号)。
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4)、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A、装置气密性不好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完成时,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5)、若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以选择下面的装置(填字母序号)。 -
20、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组成元素相同,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物质F的化学式是。(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②;④。(3)、下列属于物质B的用途的是。
①作燃料 ②气割、气焊 ③炼钢 ④植物光合作用 ⑤食品防腐剂 ⑥保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