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能将壶盖掀起——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端午时节,千家万户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小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氧气可以燃烧,用于气割、气焊 B、氮气的沸点低,用于作保护气 C、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用于探空气球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霓虹灯
-
3、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相似,误食会引起食物中毒,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为A、+1 B、+3 C、+5 D、+7
-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 B、镁 C、氮气 D、氯化钠
-
5、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运输危险化学品火药、汽油、浓硫酸等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示标志。其中应张贴在运输汽油的车辆上的标志是A、
腐蚀性物质 B、
易燃液体 C、
易于自燃的物质 D、
毒性物质
-
6、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冰块 C、豆油 D、面粉
-
7、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 B、洁净的空气 C、矿泉水 D、冰水混合物
-
8、半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
9、某学习小组为验证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甲处玻璃管中木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中木炭表现出(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乙处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丙装置的作用是。(4)、丁处石灰水变浑浊,能否检验乙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请说明理由。
-
10、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KNO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8
36
36.6
37.3
38.4
39.8
(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g/100g水,该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若要将NaCl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2)、20℃时,将3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当温度在范围内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4)、某NaCl样品中混有少量KNO3 , 可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提纯。称取52g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g。若步骤III中温度降低到40℃时过滤,将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请结合相关数据分析说明。
-
1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若要制取0.06mol氧气,至少需要g氯酸钾参加反应。(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为使反应平稳进行,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为了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编号)。(3)、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控制所加稀盐酸的量,反应时丙装置内液面位于(填“a”、“b”或“c”)处为宜,用戊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不用粉末状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12、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1)、王亚平老师在失重环境下将泡腾片放入一蓝色水球中,泡腾片不断产生气泡,却始终不会离开水球,水球逐渐变成了“气泡球”。泡腾片中维生素C(C6H8O6)由种元素组成,其中C、H原子个数比为 , 1mol C6H8O6约含有个O原子。(2)、王亚平老师变出奥运五环的实验中,溴百里酚蓝的“蓝色”与甲基橙的“黄色”都利用了Na2CO3溶液呈(填“酸性”或“碱性”)的性质。第二环利用碘化钾与碘酸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深蓝色。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天宫空间站通过电解水为宇航员供氧,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电解水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其中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填“a”或“b”)。空间站内,用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水中氧元素以(填“游离”或“化合”)态存在。
-
13、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M、N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M
N
A
单质
纯净物
B
含氧化合物
氧化物
C
纯净物
混合物
D
纯净物
化合物
A、A B、B C、C D、D -
14、如图示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物有3种 C、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15、只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32g充分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A、7.4g B、14.8g C、29.6g D、37g
-
16、关于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摩尔质量为34g D、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
17、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比原子大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分子或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
18、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是A、充分利用反应的余热 B、减少空气通入量 C、把固体燃料粉碎 D、净化尾气
-
19、物质的用途只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A、N2:作保护气 B、CO:冶炼金属 C、O2:供给呼吸 D、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
20、能使气体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剂 D、振荡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