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示意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系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
B、收集
C、验满
D、储存
-
2、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如MnO2、CuSO4等。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则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
研究对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漂白液
大量气泡
较多气泡
少量气泡
无气泡
FeCl3溶液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K2SO4溶液
/
/
/
实验结论
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查阅得知:NaClO+H2O2═O2↑+NaCl+H2O)
ⅱ.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ⅲ.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ⅳ.……
-
3、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下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回答:
***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5.0mg/支
质量:10.0g/支
生产日期:…
(1)、该口服液的锌属于(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补锌口服液中的锌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儿童缺锌易得(填字母)。a.侏儒症 b.佝偻病 c.贫血病
(4)、葡萄糖酸锌它是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每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g=1000mg)(6)、若儿童每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
4、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中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符号(文字)表达式 ,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验证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3)、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多次使用注射器(如图所示)。
①甲: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
②乙: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 , 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的优点是。
-
5、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
①天然水中的杂质使其呈浑浊,实验室除去该类杂质的操作名称为 , 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
②活性炭具有作用,可用其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③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能认识水的组成。①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该反应符号(文字)表达式:。
②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3)、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以下循环系统: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循环系统实现了氧气的循环利用,图中消耗氧气的反应是(填序号)。
-
6、
I.现有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碳⑤氢气,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动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3)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4)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5)可以作高能燃料,且燃烧无污染。Ⅱ.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
(6)2个钠原子。(7)氦气。(8)铵根离子。(9)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0)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金刚石具有光学特性,可用于切割玻璃 B、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作制烟花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医疗急救
-
8、天津大学研制出稳定性更好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一Ag/In2O3。In2O3中In的化合价为A、+2 B、0 C、+6 D、+3
-
9、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 B、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表 C、屠呦呦——提取青蒿素 D、卢瑟福——发现电子
-
10、
《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学习小组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Ⅰ.探究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将一根火柴梗放入蜡烛火焰中1-2s后抽出,观察到处的火柴梗先变黑,原因是。
Ⅱ.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吸水后变成蓝色。
【实验2】
(2)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变 , 硫酸铜粉末变。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3)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Ⅲ.探究密闭集气瓶中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3】6个相同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测定6根相同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s
0s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长,蜡烛高度变短
(4)实验3的目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
(5)小组同学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结合实验3数据判断该说法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4】往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蜡烛高度、不同烛芯长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烛芯长度/
0.2
0.5
0.7
0.9
燃烧时间/s
16.01
12.09
11.40
8.49
(6)分析表格数据,实验4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11、
为了完成“了解家用制氧机”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了解实验室制氧原理
用装置A制取氧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棉花上的现象是;
(3)采用该收集方法的依据是。
【活动二】了解小型家用制氧机制氧原理
家用制氧机(装置B)工作时发生了以下两步反应。
第一步:过碳酸钠遇水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第二步: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生成氧气。
(4)写出第二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较,该方法更适宜家庭制氧的理由是(写一点)。
【活动三】自制简易家用制氧机
(6)小组同学利用家庭中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了装置C所示简易家用制氧机,其中b瓶中水的作用是(写一点)。
-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图1所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在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图2和图3所示实验在探究分子的性质。
【查阅资料】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2)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实验的结论是;
(3)图3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已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则a、b两点最先变色的是;改进后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写一点)。
-
1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Ⅰ.认识水的蒸发
(1)如图是两杯等体积的水在不同温度下蒸发时的微观示意图,已知两杯水的水温分别是50℃和80℃,则温度为50℃的水为(填标号)。
Ⅱ.探究水的组成
(2)如图所示装置是电解水的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填“a”或“b”)管;理论上若正极产生15mL的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mL。
(3)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将B中缺少的微观粒子模型补画出来。
Ⅲ.水的净化过程
(4)某同学设计的净水过程如图所示。步骤a的操作名称是 , 实验室若要完成步骤a,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步骤b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
14、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物质的方法认识“空气”。
从分类角度:
(1)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从变化角度:工业上利用空气制取氧气的流程如图所示。
(2)工业制氧气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为-196℃,氧气沸点为-183℃。步骤②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从应用角度:空气的各种成分应用广泛。
(4)氮气常用作食品保护气,其原因是。
(5)在生产生活和实验室我们都需要氧气。实验室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从定量角度:
(6)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7)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15、
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
(1)1897年,汤姆孙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微粒。该带负电的微粒是________。
(2)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金箔(如图所示),发现了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金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B. 大部分粒子未发生偏转,说明原子核不显示电性 C. 少数粒子发生偏转,说明粒子受到金原子核的排斥力 D. 极少数粒子折回,说明原子核比原子小的多 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如图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3)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4)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所形成的微观粒子符号为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氮原子变成氧原子的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理由是________。
-
16、锂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可用作电池材料。学习小组查得资料:
材料一:锂曾被称为“白色黄金”,银白色,质软,是最轻的金属。锂容易与氧气、水等物质反应。当把锂放入水中时,它会较快与水反应释放出氢气,并生成氢氧化锂。
材料二:电解熔融氯化锂可制得锂,同时生成氯气。
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锂的物理性质有(写一点)。(2)、写出锂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在制备金属锂的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4)、提出保存金属锂的建议(写一点)。 -
17、学习小组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塑料袋中充有少量空气,一段时间后向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呼出气体,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定塑料袋中气体浓度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5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入呼出气体 B、曲线①代表塑料袋内氧气浓度变化 C、呼出气体的成分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比空气中大
-
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1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待实验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将玻璃管右端竖直伸入水槽中,在水中取下橡胶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内有白烟产生 B、装置不变时,可用木炭替代白磷完成该实验 C、实验中移动磁铁有利于装置内氧气充分反应 D、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
20、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在其表面发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该反应中的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纳米催化剂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