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被蚊虫叮咬,皮肤会出现红肿痛痒,这是因为蚊虫向人的皮肤“注射”了“蚁酸”(一种酸)。为减轻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    )

    物质

    食醋

    西红柿汁

    食盐水

    肥皂水

    pH

    2~3

    4~5

    7

    9~10

    A、食醋 B、西红柿汁 C、食盐水 D、肥皂水
  • 2、含氟牙膏、高钙牛奶中的“氟”“钙”指的是(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 3、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积沙成塔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滴水成冰
  • 4、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老师在学校观看天宫课堂时发现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中将泡腾片(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柠檬酸)插入水球,泡腾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已知柠檬酸的主要成分是C6H8O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柠檬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D、1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 5、“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2023年深圳市的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合理处理 B、出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实验废液倒入水池 D、少量使用化肥农药
  • 6、聚龙科学中学学生在校园里发现了一些小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磷燃烧放出热量 B、干冰升华 C、空调漏水 D、宿舍地板上的水被蒸发
  • 7、铜官窑的工匠师傅将“生铁”加热至1600℃以上熔化成铁水,然后用木板奋力击打,将高温铁水泼向空中,顿时火星璀璨,宛如流星雨划破夜空。这其中就包含了铁丝(铁水溅落的细小液滴)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原理。

    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在现代化学实验室中模拟并深入研究这一现象。他们猜测,“铁花”的绚丽程度可能与“铁丝”的长度、粗细、绕成不同形状、氧气的浓度等因素有关。于是小组同学展开了探究。

    (1)、【实验一】探究“铁丝的粗细是否会影响火星四射的效果”

    [实验方案]

    小组同学应选择____(填“A”或“B”)组方案进行实验。

    A、相同粗细的铁丝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 B、不同粗细的铁丝在相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
    (2)、[实验现象]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补充实验现象)。

    粗铁丝在氧气中也能燃烧,但是火星不如细铁丝多。

    (3)、[实验结论]

    细铁丝比粗铁丝更易燃烧,火星更多。请从反应物接触面积的角度解释原因:。这正如“打铁花”时,击打出的铁水液滴越细小,形成的“花”就越绚烂。

    (4)、【实验二】探究“氧气浓度对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方案设计]

    ①取5个相同容积的集气瓶,编号为1、2、3、4、5。

    ②采用排水法收集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如果实验中所用集气瓶的容积为250 mL,实验时集气瓶中需要留30 mL水,要收集220 mL体积分数为60%的氧气,其操作方法是先在集气瓶中装mL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直到剩下30 mL水(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20%计算)。集气瓶中剩余水的作用是

    ③将(请写出具体要求)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分别伸入各集气瓶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集气瓶编号

    1

    2

    3

    4

    5

    氧气浓度

    50%

    60%

    70%

    80%

    90%

    实验现象

    持续红热,铁丝没有燃烧

    较少火星,燃烧时间短

    较多火星,剧烈燃烧,燃烧时间较长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燃烧时间长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燃烧时间与80%差不多

    (5)、[实验结论]

    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创新应用】

    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我们的实验结论,搜集更多的资料,发挥想象力,为铜官窑的工匠师傅们提出一条安全、可行的改进建议,以期待表演时让“铁花”更加绚烂夺目。

  • 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准备的装置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了防止粉末进入导管,还需要补充的实验用品
  • 9、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已知氮气的沸点为-196℃,氧气的沸点为-183℃(流程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1)、该流程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将其分离。
    (2)、流程中注明的①、②、③、④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3)、氢气与氮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NH3)的微观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下图所示,则合成氨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 10、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在202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盛典上,8万只“环保气球”在激昂的乐声中同时升空,化作一道绚丽的彩虹。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化学科技与环保理念的完美融合。

    球皮的奥秘:这些气球并非普通橡胶,而是由天然乳胶制成。乳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其分子是由大量碳、氢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的长链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良好的弹性,但与传统难以降解的塑料(如聚乙烯)不同,乳胶分子链在光照、氧气和微生物作用下能逐渐断裂,最终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回归自然。

    气体的选择:氢气(H2)密度小,曾是填充气球的常用气体。但它是一种极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泄漏,与空气中的氧气(O2)混合遇明火极易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水,可能发生爆炸,安全隐患极大。为确保绝对安全,基于化学性质的充分评估,工程师们最终选择了稀有气体氦气(He)。氦气密度同样远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质极度稳定。

    (1)、天然乳胶球皮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过程,实际上是它与氧气、微生物等发生了化学变化,最终转化为了等物质。
    (2)、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请写出氢气泄漏,遇明火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性质反映结构是化学中的核心观点。选择氦气从根本上杜绝了安全隐患,氦气的化学性质极度稳定,请从原子结构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 11、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图甲,下瓶中充满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上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抽走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如图乙为此实验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两瓶调换位置,上面是氨气,下面是氯化氢,你还能看到“白烟”这一现象吗?请回答:
    (2)、结合图乙,从微观角度可以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3)、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原因是
  • 12、氧气是我们无法离开的物质。请结合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如图甲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若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并读数,则会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实验结束后,甲装置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的化学符号是
    (2)、如图乙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3、化学家的贡献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石。
    (1)、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到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该实验结论说明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闵恩泽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3)、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In)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被确认为国际标准。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其核外电子数为
  • 14、鉴别是实际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鉴别的物质

    A.铁丝和铜丝

    B.蒸馏水和酒精

    鉴别的方法

    用磁铁吸

    观察颜色

    鉴别的物质

    C.食盐和白糖

    D.二氧化碳和氧气

    鉴别的方法

    加水溶解

    用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 15、为确保实验安全,避免仪器破损,下列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试管 B、燃烧匙 C、量筒 D、烧杯
  • 16、物质一般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B、 C、氯化钠 D、氧气
  • 17、含氯消毒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剂。如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6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氯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 18、“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汽油的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B、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是因为氧分子在不断运动 D、6000L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
  • 19、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推进,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定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单面打印 B、热天把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C、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 20、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变化看似平静,实则悄悄进行着化学反应,并释放热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类“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天然气燃烧 C、农家肥腐熟 D、动植物呼吸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