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类比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引导我们总结规律,发现区别。
    (1)、在做一些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②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2)、经过学习我们还可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时的现象与反应物的浓度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列举一个你所熟悉的例子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 2、下图是同学们完成的几个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请结合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若该实验只观察到木炭出现红热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2)、图3所示实验,实验现象
  • 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宋代,轻粉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将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其中有一个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

    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制成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1)、请写出轻粉的一条物理性质:
    (2)、轻粉的保存方法是
  • 4、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图中A池是池,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生活中可使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 5、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中能看到什么现象?
  • 6、

    分析下面的信息,可以知道分子有什么性质?

    1滴水中约有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千克

    【知识小结】

    (1)微粒(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都很小。

    【交流讨论】分析以下生活与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分子还有什么性质?

    ①花香在空气中扩散②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③蔗糖在水中的溶解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知识小结】

    (2)微粒(分子)的性质2:
  • 7、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则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最多有种,其中为黑色粉末的物质是
  • 8、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如图所示的①~⑥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 , 消耗氧气的有①⑤和
    (2)、下列关于氧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B、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永远不变 D、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
  • 9、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氧气,兴趣小组同学以氧气为核心,开展以下主题式学习。

    (1)、唐代化学家马和最先发现氧气,他认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则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填“阳气”或“阴气”)。
    (2)、现代科学认为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采用图1装置,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组成的结论。
    (4)、仿照该实验的原理,同学们采用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该实验还说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合理即可)(写1条)。
  • 10、如图所示,关于电解水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A中的气体能燃烧 B、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 C、电池的C端是负极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11、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明矾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 1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液态氧 B、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 D、高锰酸钾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B、反应后方框内包含的物质是混合物 C、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14、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弹簧夹没有夹紧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B、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D、集气瓶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 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过氧化氢溶液 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盖上玻璃片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的气泡立即收集
  • 16、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活动成功的基础。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加热液体 C、倾倒液体 D、取走蒸发皿
  • 17、

    某班化学小组同学在完成实践作业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刚刚切好的土豆片上,发现土豆片上立即冒气泡,他们对产生的气体、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以及土豆片为什么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探究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假设】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1)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方案

    ①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极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

    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另取5mL水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土豆片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

    ③另取5mL5%的过氧化产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思评价】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实验步骤①”和“实验步骤②”起的作用是
    (3)小玲认为这个实验还不能得出“土豆片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个结论,还需要补充两个实验,用来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土豆片的 , 才能得出结论。
    (4)小菲同学想要探究土豆片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可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时,记录收集等量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进行比较。

    任务二:了解土豆片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原因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表达交流】

    (5)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6)本次活动加深了同学对催化剂的认识。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②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一种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④催化剂还能增加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

  • 18、小明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明矾的作用是 , 操作①的名称是 , 生活中常通过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如图(A)中出现的错误是(写一个)。图(B)中颗粒状活性炭的作用是

    (3)、小明同学又设计了如图(C)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①图(C)中玻璃管a和玻璃管b得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②写出图(C)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③由以上实验探究可以得到的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小黎选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选择了装置B与(填字母)的组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后,用手握住试管,若观察到 ,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小黎操作过程中发现导管附近的水变红你的改进建议是
    (5)、若小黎选用装置D作为收集装置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6)、当小黎收集完足够的氧气,需要停止收集时,应先(填序号,下同),再

    ①熄灭酒精灯;②撤离导管。

    (7)、现要收集一瓶O2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如图。

    ①集气瓶底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8)、甲烷(CH4)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 20、请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F是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
    (2)、图中A~E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序号),粒子C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A~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 因为它们的相同。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跳转